返回旧版

商鞅

中原文化经典汇要  2019-02-04

  商鞅(约前390—前338),姓公孙氏,名鞅,卫国(今河南省内黄县)人。因称卫鞅或公孙鞅。后因功封於(今河南省内乡县东)、商(今陕西商县东南商洛镇)十五邑,号商君,史又称商鞅。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法家理论的奠基者。商鞅少好“刑名之学”,曾作过魏相公叔痤的家臣,故熟悉李悝、吴起在魏变法的理论和实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下求贤令。商鞅携带李悝的《法经》入秦,取得秦孝公的信任。秦孝公六年(前356)任左庶长,实行变法。不久升任大良造。孝公十二年进一步变法。他认为,追求名利是人的本性,采取“利出于地”、“名出于战”的“利出一空(途径)”原则,推动人们积极投身于农战。主张以农为“本”,以奢侈品生产为“末”,提倡“事本而禁末”。商鞅变法十年,秦国家给人足,民勇于战。因变法损及贵族既得利益,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守旧贵族借机诬害他,车裂而死。《汉书•艺文志》有《商君》二十九篇,现存二十四篇;又有《公孙鞅》二十七篇,今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