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关于深入推进中原学研究的若干思考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王喜成 王笑楠2022-06-14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系统保护黄河文化遗产,开展黄河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并提出了深入传承黄河文化基因,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黄河文化旅游带的重大任务。学习这一文件精神,作为黄河流域核心区域的中原大地,作为中原文化的研究者和传承者,我们一方面十分兴奋,另一方面也倍感责任和使命。

  作为一种涵盖地方历史与现实的系统知识学问、学说总和的中原学,其使命更是责无旁贷。基于这样的任务和职责,中原学研究的深入推进也势在必行。那么如何深入推进?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卓有成效的运行机制和良好氛围?如何在现代化视域下更好地完成研究使命?本文有如下一些思考:

  一、构建科学的研究体系

  中原学概念自2016年由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同志提出后,通过几年来的发展,目前已取得较大成效:先后在《河南社会科学》杂志、《黄河科技学院学报》上开辟“中原学研究专栏”,在“中原人文社科网”、“社科在线”上不断组织刊发研究专题,推出了一大批理论文章,召开了一系列理论研讨会,做了一系列学术报告、普及讲座,组织和推出了若干部研究专著,并得到了有关省领导的支持和肯定。同时,中原学的研究也在促进着中原历史文化学科化进程的不断推开。如近年来郑州大学设立了“中原历史文化学科群”,河南大学设立了“黄河文明学科群”,信阳师范学院设立了“炎黄学学科群”,安阳师范学院设立了“甲骨文信息处理学科群”,洛阳的一些高校设立了“河洛学学科群”,全省呈现出“东西南北中”五位一体的空间研究格局。当前各个学科群的研究对象也已基本定位,均以“黄河文化”和“中原历史文化”为研究主脉络,并逐渐向着中原学学科群的方向迈进。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当前的中原学研究,还处于由最初的提出、探索,到进一步的推进、发展之中,离系统化、体系化、学科化的差距还比较大。如果今后中原学要想真正形成为一门“学”并成为“显学”,就必须构建起自己独特的学科体系、研究体系、支撑体系、地域体系,形成特有的研究对象、理论方法,推出一批研究大家,形成一个理论体系、研究学派,从而实现研究的系统化推进、立体式发展。有鉴于此,本文认为:

  1、对当前的中原学研究思路,需作认真的梳理和推敲,使之进一步条理化、学理化、规范化,向一个成熟的“学”的方向发展。如果形不成“学”的体系,走的不是“学”的理路,那么中原学就恐怕在学界难以得到广泛认同,今后要想有大的发展是很困难的。

  2、对当前的中原学研究结构,要进一步的发展完善,使其更科学、更合理、更系统。要进一步明确中原学的核心层、紧密层、外围层、相关层,使之定位准确,逻辑严密,层次清晰。

  3、要进一步总结界定出一个合理的中原学研究范畴,包括地域的,学科的,历史的,现代的,文化的,综合的,等等。不要过小,也不要过大。要体现中原学的独特性、价值性、时代性特征,不要硬贴,不要拼凑,要切中肯綮。

  4、要厘清中原学的“四梁八柱”到底是啥?厘清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的关系,中原学与中原大地历史上的经学、子学、佛学、理学的关系,中原学与洛阳学、炎黄学、黄河学等的关系,中原学与区域发展学的关系,等等,明确其概念、范畴、主要框架、学科定位,形成一个科学的学说和学科体系。

  深入推进中原学研究,在指导思想上,要坚持与河南文化强省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相联系,与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相联系,突出反映《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要从全球大视野角度观察中原发展的规律性东西,探索、破解中原学研究的学术难点、理论热点、对策焦点,努力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传承创新。在地域范围上,要坚持以中原地域、中原文化研究为己任、为重心,范围上应以广义的中原为基础,以狭义的中原为核心。在研究内容上,要以河南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为基础,以传统思想文化为重点,着力聚焦党和政府关心的、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迫切需要破解的重大现实问题;应立足文化,兼及人文社会科学,着力文化精神传承创新,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出彩河南故事和中国梦故事。在研究方法上,既要追溯学术之源,也要关注当前和未来的现实需要;既要按照历史、经济、文化、生态等学科去研究,也要实行跨学科研究;既要注重对自己脚下这一方土地的研究,也要重视抬起头来看周围、看全国、看世界,树立全局思维、系统思维。在研究重点上,要着力瞄准中原地区的优势领域,多下苦功夫、大功夫,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推出一批高质量、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从而奠定河南在全国的独特地位,打造全国文化高地。总之,要着力推进中原学研究的系统化发展,构建起科学的学科体系、研究体系、支撑体系、地域体系,推出一批研究大家,形成一个理论体系,从而做到体系化推进,统筹化发展,立体化普及,使它的发展由原来的自发式转变到组织化,加速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二、营造良好和浓厚的社会氛围

  中原学的研究,当前仍处于初期阶段,要想取得较快的发展,为其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必不可少。

  第一,要努力争得领导的进一步支持。中原学的研究进程,与河南在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中的贡献密切相关,与河南文化强省和文旅文创融合战略的深入实施密切相关,与中原文化的繁荣发展密切相关。然而,当前中原学的发展问题,还未见诸于省里的有关文件和规划之中,也没有相关领导的讲话要求,这对于深入推进中原学的发展是很不够的。今后应通过各种途径,利用各种机会,努力争得有关领导部门对中原学研究工作的了解和支持,争取能够在省里相关的思想文化发展规划中体现出来,在有关领导的讲话中反映出来,在相关的政策支持中体现出来,使中原学的研究纳入省里推动思想文化发展的重要议事日程。

  第二,要进一步推动学界的研究。当前中原学在学界的研究还比较有限,人员还比较少,活动也不够多,激励机制还没有建立,研究的浓厚氛围尚未形成。今后应进一步推动发展,应有较大、较硬的措施推出。譬如,能否纳入省里的社科规划项目,申报全国的社科规划项目,进入各级社科联的调研课题征集项目,支持在有关评奖活动中予以倾斜等;要组织编辑出版《中原学研究文集》,编写出版《中原学概论》,在相关高校推动“中原学”研究基地建设,召开全国性中原学研讨会,成立“全国地方学研究联盟”,加强全国同行的交流互鉴,激发学界的研究热情和积极性。

  第三,要积极推进中原学的课堂讲授。结合实施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印发的《河南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精神,编写《中原学慕课》教材,推动中原学进课堂,进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第四,要努力推动地方文化研究的全省呼应。河南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夏朝到宋金时期的三千多年间,这里一直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先后有二百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不仅全国八大古都河南有其四,而且春秋战国的宋、卫、韩、魏、陈、蔡六国国都在河南境内,自东汉至金这里还先后有十二个朝代建都,所以河南到处都有故事,到处都是文化,同时河南一些地方的历史文化研究之风也非常兴盛,如各地对古都学、老子学、庄子学、周易学、墨学、宋学、理学等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我们应推动洛阳、开封、郑州、南阳、安阳、商丘等地的地方文化和地方学研究,并将其纳入中原学研究体系,形成中原学的地域支撑和配合体系,做到省级层面与地市级层面的相互呼应、协同作战。

  第五,要建立立体的支撑网络平台。加强中原学研究,构筑与之相联系的媒体平台不可或缺。要继续发挥原来已开辟“中原学研究”专栏专题刊物的作用,使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能得以及时刊发,调动社科理论工作者的研究积极性。同时还要进一步组织、动员、号召新的更多的媒体尤其是重要期刊开辟中原学研究专栏专题,如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中文核心期刊方面的,CSSCI来源期刊方面的,大学学报方面的,以及全省重要的门户网站,国内知名网站的河南平台等等,形成立体化、多层次的中原学宣传网络平台,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研究宣传氛围。

  三、实现研究的重点突破

  加强中原学研究,既要全面推进,又要重点突破。在古老的中原大地上,有一大批享誉全国、震惊世界的历史文化资源。譬如:

  黄河文化。这是诞生于黄河流域,经过五千多年沉淀,包含自然与人文、精神与科技、经济与文化、科学与艺术、价值与风俗、历史与地理等相互融合,拥有得天独厚资源优势的多层次、多维度文化共同体,是中国的主体文化、民族文化,在中国历史、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河南地处黄河领域中下游,是黄河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和文明核心区,诞生在这里的中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相生相长、互为依存,共同构成了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内在依据。加强黄河文化研究,是实施国家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中原学研究的应有之义、核心内涵和重点领域,社科理论界要集中力量加强研究,努力推出一系列突破性、标志性的成果,从而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和任务。

  河洛文化。这是以中原的河洛地区“河图洛书”为标志的一种元典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曙光和源头。《易·系辞传》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在河洛文化圈内,不仅有丰富的五帝传说和遗迹,而且还有夏商周三代王朝的国都,以及诸多诸侯国的都城。现在到我国南方如福建、广东,以至到台湾、东南亚甚至到世界各地的华人圈中,一提起河南的河洛地区人们就有了共同语言,有很多人称自己的老家在河南,自己是“河洛郎”。所以河洛文化又是中原文化、乃至中华文化的核心,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

  黄帝文化。这是中华民族的始祖文化、龙文化。黄帝因战炎帝、擒蚩尤、结联盟、统一中原,被拥为天下共主,具有开历史先河、创中华文化之功,因而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中华文化的符号。当年黄帝及其部族的统治区域和活动范围主要集中在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黄河流域,开展中原学研究,应把黄帝文化研究作为极为重要的内容,通过研究,用黄帝文化资源整合推进黄河流域文化建设和文旅发展。

  夏文化。这是中国历史和考古学界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大关键问题,也是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研究的重要任务。在经典历史文献《尚书》和《史记》等的记载中,夏文化的核心就在中原。在近百年的考古探索中,偃师二里头遗址和巩义双槐树遗址考古成果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文化遗存应是夏文化的典型代表。与此密切相关的是,史学界一直以来提出的人类文明“黄河流域中心论”和“中原中心论”的观点便是无法动摇的。因为,双槐树遗址作为距今5300年前后的仰韶文化中晚期巨型聚落遗址,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发现的规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质的中心聚落,是“早期中华文明的胚胎”,被史学界誉为黄河文化之根、华夏文明之魂。偃师二里头都邑文化遗址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由“满天星斗”式的部落并存时代,进入到“月明星稀”式的广域王权国家。即由之前的多元邦国文明走向一体化的王朝文明,这里堪称是“最早的中国”,亦是华夏文明的主流。但是,夏文化的研究至今争议还很大,今后如何界定,还需要理论界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子学文化。这是春秋战国时期最著名的诸子百家争鸣论战、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方面的文化,是中国思想文化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东周以后,由于国家政治的缘故,中国进入了一个思想极为解放的时代,中原地区先后出现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以邓析、惠施为代表的“名家”;以李悝、商鞅、韩非、李斯为代表的“法家”;以吴起、尉缭等为代表的“兵家”;以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以吕不韦为代表的“杂家”等等。即使生于齐鲁大地的“儒家”孔子,其曾祖也是河南宋国人。当时孔子周游的列国,其实都在中原大地上,这里也留下了他的很多故事,如“匡地之围”“子见南子”“困于陈蔡”“叶公问政”等等。中华文化中的诸多元典都出现在这一时期,都源自于这些子学家们身上,所以子学文化研究在中原学中至关重要。

  其他还有:殷商文化,汉文化,宋文化,周易文化,汉字文化,姓氏文化,古都文化,少林武术文化,太极文化等等,这些文化无不具有震古烁今、标定时代的巨大影响和作用。它们都是中原学需要大力研究和重点突破的领域,如果我们在这些方面有了重大进展,它不但有全国的价值和意义,而且会有世界的影响和意义。

  四、树立研究的现代视野和理念

  由于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的特殊关系,曾经诞生过古代四大发明的中原大地,在这里产生的中原文化并非简单的河南地域文化;以中原文化为主要研究背景的中原学,也并非简单的河南地方学。它是一个独特的学术概念,既有源的特征,又有流的内涵;既是中华文化的“根干”和“大本源”,又是其发展的“枝叶”与流变,具有凝聚和辐射的双重属性。因此,中原学的研究不仅要面向河南,还要面向全国、面向世界,注重国际传播;不仅要回顾以往,更要面向未来、面向人类的整体发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思想文化资源和智慧。

  首先,要从讲好出彩河南故事的视角推进中原学研究。历史上,三皇五帝起于中原,文明源头发自中原,万姓之根始于中原,帝都之乡圣贤居所定于中原。正所谓:“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得中原者得天下”。从某种意义上说,河南就是中国的缩影。认识历史上的中国和现今的中国,认识发达的中国和发展中的中国,都需要深刻了解河南,全面认识河南,这也是中原学的一项重大使命。其实,文化从来就是一条不断流淌的河流,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区域发源的各种支流或水源,不断奔腾,汇流入海,而传统文化就是我们河流的源头。因而,“传统”与“现代”不是截然对立的两个概念,现代可以适应传统,传统也可以在现代中得到传承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依托丰厚历史文化资源,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具有重大全国和世界影响的文化寻根和商贸活动,如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登封国际少林武术节,洛阳河洛文化国际研讨会,商丘国际华商节,安阳海峡两岸周易文化论坛,鹿邑老子文化论坛,民权庄子文化高层论坛,嵩县二程理学高层论坛,焦作太极拳传承发展大会等等,都吸引了海内外一大批华人华侨、专家学者和国际友人寻根祭祖、学术研讨、文化交流、商贸合作。通过这样的平台,推动了河南与世界及港澳台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加强了海峡两岸民间往来,为促进民族复兴发挥了良好作用。而在这些活动中,中原学都是可以大展拳脚、大有作为的,我们学界要树立现代的、宏大的视角和崭新的理念,通过深入系统的研究,大力讲好河南深邃的历史故事,讲好当代出彩的故事,为新时代河南锚定“两个确保”,推动高质量建设现代化、高水平实现现代化,在中部崛起中奋勇争先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

  其次,要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视角推进中原学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强调讲故事是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包括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等等。讲好中国故事,在中原文化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深厚资源,如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禹开龙门、文王演易、庄王问鼎、百家争鸣、楚汉相争、竹林七贤、程门立雪、岳飞抗金等,以及现代的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大别山精神、南水北调精神等,可谓丰富多彩,个个引人入胜。中原学的研究,就要深入挖掘历史上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精髓,全面介绍当代中原文化和中华文化的创新发展与良好风貌,介绍河南人民和中国人民依靠勤劳、勇敢、智慧,开创美好家园,培育优秀文化的动人故事,展示当代河南人和中国人的良好道德情操、朴素生活理念、宽厚包容品质,在世界上把我们发展进步的主流展示好,把蓬勃向上的风貌展示好。

  再次,要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推进中原学研究。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这“四个讲清楚”,既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指明了方向,也为中原学探索传承中原历史文化新路径指明了方向。中原文化中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精华,蕴含着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原学的文化使命,就是要通过对中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力量,激活、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巨大能量,讲清楚新时代中国价值,讲清楚如何构建有引领力和凝聚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讲清楚如何构筑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深刻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民族基因、精神世界、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引导人们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既保持我们的民族文化底色,守住民族精神阵地,又积极参与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应有的贡献。

  最后,要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视角推进中原学研究。新形势下加强国际传播工作、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已经列入党和国家工作议程,受到高度重视。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对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新任务、新战略、新路径、新理路、新效能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中原学作为当代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在为我国的国际传播工作和国际传播能力的提升作出应有的贡献。推进中原学研究,要强化新时代中原文化国际传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立新的传播体系,明确新的传播内容,丰富新的传播手段,建构起中原学研究的新范式、新路径,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要坚持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充分而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使世界更好地认识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正在和平崛起的强大中国。要知道,历史上中华文化也包括中原文化在世界上尤其是亚洲国家是曾经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有一大批具有重大国际影响的历史文化名人,如孔子、老子、庄子、墨子、玄奘、李白、杜甫、白居易、韩愈、二程等等。其中,诞生于洛阳的二程理学就曾在周边国家的汉文化圈,包括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广泛传播,形成的学派、学说影响深远。如生活于十八世纪的越南著名历史文化名人黎贵惇的学术思想和成就,就是在对中国宋明理学思想吸收后才形成的,他运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索“象形”,考究“三才”,以求格物致知,体会道仁精微,在此基础上建构起了他的宇宙观和理气观。其实,在西方近五百年来的全球化走到尽头的时候,中国依据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新时代的全球化贡献出了中国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与西方的工业现代化国家概念大异其趣,它秉持的理念是合作、互利、共赢,这不仅得到了联合国的高度认可,而且得到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欢迎,是一种伟大的中国智慧。在这方面,中原学还要进一步加大挖掘、研究、宣传、推介的力度,让古老的东方智慧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让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共同富裕的故事,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的故事,传播到世界各地,响彻中国的声音。惟有如此,中原学才能站在时代的前沿,负起应有的使命。

  作者简介:王喜成(1960—),男,河南叶县人,研究员,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思想文化、社科理论研究;王笑楠(1986—),女,河南郑州人,中国电影资料馆博士后,主要从事影视文化传播研究。

  文章来源:《黄河科技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


审核:宋淑芳 张柏林

编辑:干梦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