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推出《中原学概论》正当其时

《中原智库》(2020)  王殿民2021-01-20

河南地处中原,文化积淀丰厚,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不仅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原崛起,也要实现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中原高地。新时代河南社科高地建设,是思想创造力、原创力之争,是学科之争、人才之争、平台之争,也是思想自觉、学术自觉、理论自觉之争。与时代同步伐,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时代问题的精准把握与自觉回应。构建新时代河南哲学社会科学高地,打造中原学,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河南谱写更加绚丽多彩新篇章的现实需要,是推动河南社科工作强起来的重要举措。而且,也只有打造河南哲学社会科学高地,才能在让中原更加出彩和实现中部崛起的进程中行稳致远,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  

所谓中原,自古以来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概念。广义的中原,是指以河洛地区为中心的黄河中下游地区,范围相当于今河南省及其毗邻地区,包括山西东南部、河北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江苏北部等大片区域,是中国的版图中心,其本意为“天下至中的原野”。这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华夏民族的摇篮,被视为天下中心。所以中原也被称作中国、中土、中夏。从夏朝到宋金时期的3000多年间,中原一直是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先后有2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国八大古都,中原地区有其四。狭义的中原则是指今天的河南省,这里是古中原的核心地区,这个观点在全国没有异议。由于在地域上中原文化在中华文化、中华文明的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意义,因而极具研究价值。  

中原学的研究,应以广义的中原概念为基础,以狭义的中原概念为核心进行布局,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限制得过死。其研究方向应以河南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为重点,尤其要着力于河南传统思想文化研究。  

一、推出《中原学概论》已有一定基础  

中原学的命题,是2016年由省社科联主席李庚香提出来的。命题的提出,具有战略眼光、理论价值、拓展空间、实践意义等。经过几年发展,“中原学”在河南的社科界已经形成共识,并产生了一定的声势和影响,不少专家学者对此已提出不少真知灼见,为学科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省社科联原副主席王喜成认为,中原学研究要首先明确方向。应对其作如下定位:第一,它是一门地方学,具有地域特征;第二,它涵盖古今,但是以古代为主;第三,它的学科应是综合性的,涵盖相关的各个学科;第四,要突出重点,通过逐渐积累拿出别人难以比肩的成果,慢慢构筑起在全国的文化高地。在学科建立方面应突出“四性”,即突出地域性、特色性、代表性、价值性。  

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研究员认为,中原学属于地方学的研究范畴,其所涉及的问题非常广泛,最重要的问题涉及以下若干层面:一是中原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包括中原学的概念、特点、研究对象与方法等。二是中原学的基本问题研究。如中原地区的文明演进规律研究等。三是中原学的历史问题研究。如中原地区民族融合与中华民族的形成等。四是中原学的文化精神研究。中原地区的元典文化及其贡献等。五是中原学的现实问题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的重要里程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征程的新起点。时代是思想之母,与时代同行,引领时代前行,是理论创新的根本使命和哲学社会科学的生命活力所系。新时代是强起来的时代、高质量的时代、创新的时代;新时代也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挑战性、风险性的危机四伏的时代。“对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而言,这是一个提供了空前丰富素材与题材、空前复杂命题与试题、空前广阔机遇与空间的时代。”走进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重要性大为提升,使命和任务也有重大变化。习近平指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属于“培根铸魂”的重要工作,“必须坚持与时代同步伐、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精品奉献人民、坚持用明德引领风尚”,积极担当使命,不负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与人民的厚重嘱托。  

由李庚香、王喜成主编的《中原文化经典汇要》业经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洋洋大观,缜密而细致。近日,由省社科院编写的《中原文化通史》正式出版面世。该书共8卷,360多万字。这部鸿篇巨著对于我们建立中原学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也说明我们的中原学学科建设,不能仅仅停留在反复讨论的阶段,应当有实质性的成果作为里程碑和加速器。这样的“马前卒”恐怕非《中原学概论》莫属。  

《中原学概论》之所以称之为“马前卒”,不在于探讨的深度和广度,其学科体系建设多么科学严谨,内部架构多么缜密完善。它的意义在于提出一门学科的基本构想,学者们可以就此展开充分的讨论,比如,应当涵盖哪些内容,研究方向研究方法是什么,如何为现实社会服务,等等。  

二、《中原学概论》的任务  

一门学科的构建,必须明确其基本框架。搭建起中原学的基本框架,是《中原学概论》的重要任务之一。  

《中原学概论》本身的推出面世,就是一座站立的学科建筑,其自身的框架体系,就是未来的学科框架模型。有学者认为,学科体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主要包括学科定位、学科队伍、学科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平台、学科管理等,每个学科具有知识和理论体系的丰富性、完善性,更具有知识和理论体系的独立性、学理性。  

《中原学概论》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明确研究对象。按照典型性、代表性的要求,包括如下学科:河洛学、嵩山学、黄河学、先秦学、诸子学、汉学、三国学、宋学、理学、姓氏学、周易学、太极学、古都学、少林武术学、文字学等。内容可主要框定在传统文化范畴。一个学科要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和系统化的研究体系。可考虑以上述学科为基础,组织“中原学书库”编写出版,把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结集出版,每年推出若干册,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中原学研究体系。推动包括洛阳学、开封学、郑州学、南阳学、安阳学、商丘学等在内的地方学研究,以及一些地方对重要人物和思想的研究,如老子学、周易学、墨学、理学、冯友兰哲学思想等,将其纳入中原学研究体系,形成中原学的地域支撑和配合体系,做到省级层面与地市级层面和地方的协同作战,这也是我们繁荣中原学的预期目的。  

在推动中原学学科体系建设中,注重研究方法非常重要。中华民族的发展史证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在世界古代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中华民族性格之所以显示出大异于西方的特征,皆与其从摇篮到繁盛深受中原文化的滋养、熏染有密切关系,与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有密切关系,即它们之间有相当密切的地域文化学关系。从比较文化学来说,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有包容、勤劳、睿智、坚忍、通变等特点,欧洲等西方民族则有自我、契约、探险等特点。体现在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上,中华民族更注重单位集体、大一统,强调道德养成等,西方则更注重人身个体、法治、福利等。体现在思想、政治和体制特征上,西方更强调个人权利神圣不可侵犯、法律至上、三权分立、权力制衡等,中华民族更强调集体主义、家国情怀、民主集中制等。正是建立在比较文化学上,我们才能更加看清楚这些东西都是具有深刻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和传统的,不是本来如此。所以,研究方法的采用意义不可小视。  

三、创办《中原学》杂志作为学科的长久平台  

建立学科是精英的事,进入学科是大众的事,服务社会是成果转化的事,也是学科的应有之义。如果说适时推出《中原学概论》是打基础、开大幕的工作,成立研究中心、创办杂志、成立中原学研究会等,则是保证学科顺利延伸、行稳致远的必要保障。只有搭建起基本框架,通过不断的修改完善,才能促进学科健康发展;只有推广普及,才能赢得更多人的参与,促进学科的繁荣兴盛。  

学术研究、学科发展离不开学科队伍、研究体系的支撑。为推动学科体系研究,建议有关部门不妨有意识、有计划地促进成立若干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所、研究基地、资料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组织遴选一批相关专家学者,尤其是那些对中原学情怀深、功底厚、思维新的专家学者,组建研究的基本队伍,形成研究的根据地和大本营,具有实体依托。此项工作要与河南的文化高地建设和高校学科建设相联系,与文化河南建设相联系。同时,到一定程度时,省社科联要整合这些研究体系,使之形成中原学智库联盟,开展协同研究、协同攻关、协同创新,充分发挥研究的整体合力。要有计划地组织重点课题攻关,力争在一些重要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支撑体系包括领导、经费、项目、媒体平台等几个方面。其一,要争取省有关领导和部门的支持,把中原学作为我省的文化高地来打造;其二,要营造吸引力,坚持以项目为纽带,设立研究资助项目(省级),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组织系列研讨活动,确定成果发布展示平台(包括刊播的媒体)等,吸引专家参加;其三,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形成强大的动力源,不能仅凭热情去干,否则是很难持久的;其四,努力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通过一定途径和方式,争取得到国家和社会的认同与支持。  

这里提出创办《中原学》杂志,是借鉴历史上诸多的学科建设、思想文化的推广应用等业已成功的做法和经验。目前,岭南学的建立发展就是依托暨南大学为基地,以岭南学杂志为其中的重要平台,以众多的专家学者和岭南学爱好者为主体,不断把这门地域学派发展得红红火火。  

(作者系鹤壁市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