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构建中原学基本理论体系探析

河南社会科学  宋朝丽 汪振军2019-12-23

  摘 要:“中原学”是探索中原地区文明形成及发展规律的应用性学科。作为一门新兴学科,“中原学”是应中部崛起战略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的时代需求而产生的。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是中原学的出发点和宗旨,也是“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等其他学科的主要区分点。相比于其他地方学,“中原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明确的研究范式,研究成果也不够丰富,离“中原学”设立的初衷还有很大的距离。为此,成立中原学派,整合中原学界的学术力量,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推进中原学的发展完善,是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中原学;中原学派;地方学;理论建构

  中原学属于地方学的范畴,从其根源来看,西方地方学起源于20世纪早期人文地理学界发起的“区域主义”运动。1963年,美国学者马纳斯·查特杰明确提出了“地区学”①,如今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如首尔学、东京学、伦敦学、罗马学等。中国的地方学研究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当时对《春秋》的研究就有了“齐学”和“鲁学”之分。宋元时期的湖湘学派、浙东学派,明清时期的常州学派,都是历史上有重要影响力的地方学术流派。徽学、藏学、敦煌学是近代以来中国三大地方显学。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国各省份大部分都提出了以本省或本区域为研究对象的新地方学,比较有名的有“北京学”“上海学”“广州学”“关学”“徽学”“皖学”等。

  河南省近20年来对中原文化有大量研究,推出了《中原文化大典》②、“中原文化记忆丛书”③、《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④、《文化河南:中原文化精神》⑤等一批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2016年,李庚香提出“中原学”的概念⑥,认为建构“中原学”对于振兴河南文化、重塑河南形象、提炼中原文化精神、引领河南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⑦。之后,张新斌对“中原学”的基本定义、现实基础、学科特点和学科体系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中原学的构建更便于从宏观战略的高度认识河南,更便于聚合省内外相关学科的专家进行集约式研究⑧。田宪臣对“中原学”的研究范式进行了研究,认为“中原学”的价值目标是打造“出彩中原”,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历史基础是中原文化积淀⑨。以上研究为“中原学”的建构搭起了基本框架,但从总体上来看,相比于其他地方学,“中原学”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很多基本概念,如中原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等问题,尚未能达成共识,学科发展的理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中原学”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希望引起更多学者对“中原学”研究的思考和对话交流。

  一、“中原学”的概念

  “中原”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小雅》,意为“原野”“原中”。《尚书·禹贡》将天下分为“九州”,其中豫州位于九州之中,故称“中州”,又名“中原”。现代意义上的“中原”,按照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的《辞源》中的解释,“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⑩。2012年国家发改委颁布的《中原经济区规划》中,明确将“中原”划定为河南全境和山西、河北、山东、安徽的一部分,共28.9万平方公里,这里是广义的“中原”。本文认为,由于“中原学”这一概念是河南学者提出的,目前研究主体也都是河南学界成员,研究对象以中原文化为基点,而中原文化以河南为核心,以广大的黄河中下游为腹地,逐层向外辐射,因此,“中原学”所指的“中原”,也应该是狭义上的中原,同时辐射中原文化圈其他地区。“河南最有资格代表中原和中原文化,因为唯有河南全境,尽在中原文化圈的包括中。”11

  关于“中原学”的定义,李庚香和张新斌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界定。李庚香强调中原学要以中原发展哲学为核心,以中原文化为研究内容,包括中原地区各种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12。张新斌将“中原学”定义为研究中原的学问,研究内容分为两大块:一块是以中原历史文化的丰富积淀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问题;另一块是以当代中原所面临的经济社会问题为研究对象,主要解决中原崛起与河南振兴问题13。

  以上两个定义对“中原学”这一概念的界定有两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中原学”到底应该以什么为研究对象?二是“中原学”与其他学科如中原文化、地方志的区别到底在哪儿?首先界定研究对象是中原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可以参照地方学中对研究对象的界定。区域学创立者艾萨德认为:区域学是全面研究区域重要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学科14。日本的地域学研究者认为,传统的地方史、地理环境研究无法使人们全面地掌握地区的整体情况,需要建立一个更为综合的、更有系统的跨学科研究领域15。韩国学者高锡珪将汉城学的研究对象界定为,在汉城的地表空间上,人类经过一定的历史过程创造出来的有形和无形的遗迹16。本文认为,“中原学”作为地方学的分支,应该以中原地区整体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

  其次是“中原学”与其他学科的区分点。“中原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设立的初衷是为了服务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应该以立足现实作为出发点,研究河南省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从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多学科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明确的目标定位设定,一方面能够把“中原学”与“中原文化”作出区分。“中原文化”是中原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学理性研究;“中原学”中有中原文化的研究,但研究目的是为了解决现实问题。另一方面,这一区分也能够为“中原学”确立学科边界和辨识度,使其不至于淹没在历史学、管理学、经济学等传统学科中,成为一个空置的概念。

  “中原学”的研究可以借鉴杜洪涛在地方学研究范围界定中所采用的方法,即以现实观照作为参照指标,以是否与当地社会的现实问题相关作为参照标准17,来界定中原学的研究对象。本文将“中原学”界定为通过人文、社会、自然等多方面研究,探寻以河南为中心的中原地区文明形成和社会发展演化的规律,并对其进行整体研究,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性学问。这个定义回答了之前学界界定中的两个疑问,即“中原学”的研究对象是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中原学”与其他传统学科的不同在于是否以现实应用为研究出发点。

  二、“中原学”的学科属性

  对于一门学科的属性定位,需要借助一定的分析工具进行研究。社会学中关于学科属性定位认知度较高的分析框架是贝彻尔(Becher)在1989年提出的分析方法,将学科分为认知维度和组织维度两个方面进行分析18。

  学科认知维度有两个变量:一是学科的“软”“硬”度,即该领域内所有成员对某一种研究范式的认同程度,认同程度越高,则学科“硬”度越高,对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界定和认识论导向越明确,如物理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都属于“硬”度较高的学科;相反,成员对某一种研究范式认同度越低,则学科“软”度越高。第二个变量是学科的“纯”“应用”度,即该领域的研究问题应用于实践的程度,“纯”度高的学科遵循以理论为导向的原则形成知识体系,“应用”度高的学科则倾向于以实际的需求导向来构建知识体系。

  中原学要研究中原地区综合活动,研究对象涉及历史、地理、民俗、管理等多个领域,每个领域都有独立的研究范式,如历史学者从史学研究范式研究中原文明的生成,管理学者从管理科学范式研究中原地区的管理制度演变,不可能形成统一的研究范式。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原学是一门“软”科学,研究范式具有多样性。从应用程度来看,中原学是在社会发展中产生的,是通过系统的研究,为中原地区在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实际解决方案,不仅要关注“是什么”,更要关注“怎么做”,因此它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学科组织维度也有两组变量:一是“趋同”“分野”度。“趋同”是指该学科研究人员紧密相连的学科概貌,“趋同度”高的学科,研究人员具有较为相似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较高的认同感和一致的研究目标,有明确的学术判断标准;“分野度”是指学科研究人员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有很大差异,学术判断标准差异很大,没有明确的学科边界。二是“城”“乡”度,即研究人员相对于研究问题的比例,“城市化”度高的学科,研究人员较多或聚集在某些特定的问题上,彼此之间交流和互动很多,相互争辩的氛围也较浓。“乡村化”度高的学科,研究人员较少,且分散在不同的研究领域,彼此交流不多。

  “中原学”的研究人员分布在不同的学科范围,每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很难形成共同的研究范式,也就没有明确的学术判断标准,因此学科“趋同度”低,“分野度”较高。同时,“中原学”研究人员本来就少,又分散在不同研究领域,彼此之间交流很少,很难形成批判性交流和激烈的争辩,因此学科的“城市化”程度较低,“乡村化”程度较高。

  综上,“中原学”从认知维度来看,是一门应用度较高的软科学;从组织维度来看,是一门“分野度”较高、“城市度”较低的学科。即中原学有一个共同目标:服务中原地区发展,但没有明确的学科指向和评价标准,任何学科任何领域的学者都可以是中原学的研究者。

  三、“中原学”的学科层次

  从理论上讲,地方学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本地的历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人口、资源等各个方面以及这些方面组成的地域综合体。实际上,各地的地方学研究侧重点各有不同,很多侧重于历史文化研究,甚至将地方学等同于地方文化研究,如将中原学等同于中原文化研究,这样的理解是有些片面的。

  “中原学”研究中原地区各要素组成的区域综合体的生成、演变和发展,分析其生成基础、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为中原地区的战略发展提供应用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成果。“中原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原地区的人口、资源、政治、文化、经济、社会以及区域综合体的发展基础、生成规律和特点。在此基础上,对“中原学”的研究,可以沿三条主轴线展开:

  一是以时间为轴线展开纵向研究。以中原地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挖掘为研究重点,分析中原文化从仰韶文化所产生的早期农业文明,到唐宋形成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禅宗文化等完善的农耕文明,以及在5000多年历史长河中,中原地区所形成的独特的根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宗法制度等,还包括代表中原地区文明水平的器物文明,如甲骨文、陶瓷、雕塑、民间工艺等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梳理中原文化形成的根基、发展脉络和演进规律,知道我们从哪里来,才能明确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

  二是以空间为轴线展开横向研究。贾文丰依据文化区域形成以来的历史地理因素,将中原文化划分为豫中文化区、豫东文化区、豫西文化区、豫南文化区和豫北文化区“五方”典型区域19。这种分法未必涵盖中原地区所有空间,但也说明即使在中原地区内部,不同区域之间在历史渊源、文化资源、自然环境、风土人情等方面也存在典型差异。从空间角度对某一特定区域进行专题研究,可以形成更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如针对二里岗遗址、安阳殷墟等特定空间进行研究,能够起到深入挖掘、以点带面的研究效用。

  三是以问题为轴线展开立体研究。综合时间和空间研究,针对当前中原地区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如“三农”问题和乡村振兴,河南产业布局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河南社会结构演变过程及趋势,河南行政制度的实际运作与成功经验,河南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内需扩大途径,标志性景观的人文特征,当代重大历史事件对建构历史记忆、形塑地方认同的影响等问题。只有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揭示中原地区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规律,从而为中原地区的发展繁荣提供理论支持。

  在确立研究坐标轴的基础上,不同领域的学者可以结合自己的学科背景,从不同角度开展中原学研究,以下是对几个有典型意义的研究视角的列举:

  一是从历史人类学视角开展研究。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经学、诸子之学、佛学、理学在中原地区都形成了鲜明的特点,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在新时代被继承发扬,以保持中原文脉的延续和文明的传承。如《易经》中所蕴含的哲学理念对中国人思维方式和中华文明生成的影响,龙门石窟所包含的佛学思想及其对中原价值观的影响,二程“天理与人欲”辩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从二里头文化到现代文明的文化演进逻辑等,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从中总结出中原文化的精神特质和演进规律,更好地为当下中原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体系构建厘清来龙去脉。

  二是从区域经济学视角开展研究。根据中原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交通状况、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水平、技术水平、消费水平等,分析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空间布局、产业布局,研究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及规律,生产力的特点及空间分布状况等,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通过资源优化配置提升各地区的发展优势,提升区域整体经济效益。具体分析中原地区经济发展的特殊规律,进而对城市发展战略、农村经济、区域规划、区域投融资等问题进行研究,为政府管理部门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从文化地理学视角开展研究。探讨中原地区人类的文化定型活动,研究中原文化的继承性,文化生态的形成与保护等问题。可研究的课题有很多,如文化景观研究,通过研究中原地区房屋结构、建筑材料、自然资源、文化遗址等,分析中原地区文化的演变特点与规律;文化扩散研究,通过的对裴李岗遗址、二里头遗址、仰韶遗址等文化发源地的研究,分析地理环境对中原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因素;文化生态研究,分析特定中原文化现象的生态环境,研究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活态传承;文化区研究,从语言、民俗、生活习惯、自然环境等角度分析中原地区特定的文化体系,对不同文化体系进行系统研究。

  四、“中原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是学科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原学作为应用性很强的综合学科,一方面要兼容并蓄其他学科和其他地方学的研究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结合本地特色提炼适合自身的研究方法。

  (一)历史脉络追溯法

  即从当下的某一现象或观察到的某一历史遗存出发,推到它们有材料可证的历史起点,然后再从这个起点,分析周边的结构要素及其演变规律,最后概括出该现象或遗存所反映出的发展节奏和历史脉络。这种方法的原型是赵世瑜在研究历史人类学时提出的逆推顺述法20。中原地区有大量的文化遗存,中原地区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也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从现状的某一点出发,通过田野调查和文献检索,追溯其在历史上出现的根源和发展历程,可以从本质和根源上理解当下的很多问题。这也是“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研究最大的不同,即后者主要是研究历史,前者则是从现实出发去研究历史,再回到现实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结构过程关联法

  就横向社会问题的研究,可以采用这种方法。皮亚杰认为结构是一个动态的、从简单向复杂演变的过程,“不存在没有构造过程的结构,无论是抽象的构造过程,或是发生学的构造过程”21。对“中原学”某一问题的研究,要将其放在某一社会网络中去,横向分析其地理空间、村落形态、人口类型、生产结构、社会组织、族群分类、信仰仪式等诸方面因素,这些因素构成研究的社会结构。这个结构并不是静态的,而是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不断演变的过程,要分析社会结构的起源、发展和演化,从纵向和横向上为问题研究提供坐标,生成更系统全面的认识。

  (三)整体关联分析法

  地方学研究者一般都不主张就地方论地方的研究方法,而是要将地方学放到整体史的研究范畴中进行考量。法国年鉴学派代表人物布罗代尔在对整体史的研究方法中主张,“整体史并不是写出完整的世界史”,“而是当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时,一种有系统地超越局限的愿望”22,即从整体史的视角来研究某一具体历史问题。“中原学”的研究也不能就中原论中原,要将中原放在整个世界史人类史的发展历程中、放在中华文明演进历程中去研究,从全国看中原,从中原看全国,以更宏观的观察视角来看待中原的具体问题。

  五、“中原学”研究应处理好几组关系

  为了使“中原学”能够得到更加深入持久的研究,在“中原学”研究中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历史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

  “中原学”的研究应该侧重以传统和习俗等历史因素为重点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侧重以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为重点的对策建议研究,目前仍未能达成共识。有较长研究历史的洛学、宋学等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学科体系,注重历史和文化研究;而“中原学”则属于近年才提出的新兴学科,强调的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中原学”如果过于重视历史和哲学等基础理论研究,则与传统的文化研究没有明确的区分度;如果过于重视应用对策研究,就事论事,则会失去学科存在的根基和价值。因此,“中原学”应该是以现实问题为研究的出发点,从基础理论研究中寻找理论依据和规律经验,并最终回归到现实层面去解决问题,“现实—历史—现实”是“中原学”研究的基本逻辑思路。

  (二)“中原学”与其他地方学的关系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掀起了地方学研究的热潮,鄂尔多斯学、北京学、上海学、泉州学、温州学、广州学等城市学不断兴起,河南省内也出现了洛阳学、郑州学、开封学等学科。据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所长张宝秀教授统计,在地方学概念提出一段时间、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后成立的以“某某学”命名的地方学研究机构已经有50多个23。在众多的地方学中,“中原学”会不会与其他地方学存在交叉和重合,如何处理与其他地方学的关系,成为需要关注的问题。从人类整体科学文化发展层面来看,如果把人类整体科学文化比作一个网络,每个地方学都是这个网络上各具特色的网格,共同构成一个严密细致的研究网络。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原学”既要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又要在研究范式、学科建设等共性层面与其他地方学交流合作、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更大的系统内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三)微观研究与综合研究的关系

  在“中原学”未来的研究方向上,应该侧重学科理论体系建构等综合研究,还是侧重对某一文化景观或现实问题的微观研究,目前也没有被学界关注。从目前来看,学界主要是以微观研究为主,对“中原学”进行综合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不多。微观研究固然很重要,但在一门学科成立之初,还是需要在研究范围界定、研究方法、研究重点等宏观层面对学科发展形成一定的规范框架,并成立专门的学术共同体进行定期交流,逐步形成特定的学术研究范式,才能保证“中原学”作为一门学科“形散而神不散”,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六、关于成立“中原学派”的建议

  李庚香在2016年提出成立“中原学派”的建议,河南省社科联也主办了中原人文社科网,开设了《中原人文》《中原百家》《智库建设》《学科建设》《学术建设》《课题研究》等栏目,取得了卓有成效的成绩,但距离成熟的“中原学派”尚有一定的距离,主要表现为学术团体过于分散;学术成果以借鉴传统学科成果为主,没有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体系;没有形成定期的学术交流机制;学科服务社会能力有待加强;等等。因此,需要重新呼吁“中原学派”的建立与完善。

  (一)成立“中原学派”的必要性

  成立“中原学派”是破解中原发展难题的必要选择。当前,中原地区正处于中部崛起的关键阶段,如何抓住机遇,实现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伟大复兴,是中原地区面临的首要问题。中原地区在发展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除了全国区域发展的共性问题,还有些问题是中原地区所特有的。为了建设好中原地区,首先需要对中原地区的特色进行分析,找出中原地区的发展脉络与发展机理,掌握其发展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制定发展策略。中原地区是东西南北浸润的中心,无论在文化的吸附还是扩散方面都有优势,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是战争和灾难最集中的地区;进入现代以后,中原地区面临着传统农业社会如何向现代社会转型的问题,其发展特点与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都有明显区别。在人文方面,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文化都曾在中原取得显著辉煌成就,小农意识、循规守矩等观念至今仍深刻影响着中原地区民众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中原地区时空发展的这种特殊性和规律性决定了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特殊性和规律性。当今,在向内陆开放高地迈进的过程中,中原地区如何找到历史传统与现代化建设的最佳结合点,如何对农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式转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这些问题都需要成立专门的中原学派,对中原这个特殊地区进行系统、综合、整体的研究,对研究和解决中原地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解答。

  成立“中原学派”为华夏文明传承提供重要载体。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在中原,历史上有20多个朝代300多位帝王建都或迁都于此,中原是中国建都朝代最多、古都数量最多的地区,数千年间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中原地区形成了独特的河洛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武术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医学文化等,这些文化厚重多元,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和灵魂,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原文化是大河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人类历史上不间断的文明形态,七千多年前的裴李岗文化已经是典型的农业文明,标志着人类进入农耕文明阶段24,中原地区留下的渑池仰韶遗址、新郑裴李岗遗址、舞阳贾湖遗址、三门峡庙底沟遗址、郑州大河村遗址等均是中原农耕文明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大河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然而,作为一种地域文化,与荆楚、吴越、岭南等地域文化研究相比,中原文化“在20世纪区域文化研究中长期缺失”25,造成这种缺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原学者的研究团队过于分散,研究关注点不够聚焦,没有就中原文化形成长期持续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没有形成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因此需要成立“中原学派”,对分散在各个领域的中原学者进行整合,聚集优势力量,形成研究团队,更好地为中原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中原学派”的研究内容

  由于中原学涉及的学科众多,因此有必要对其研究范畴进行界定,以便形成学科研究范式,结合目前中原学界研究现状,基本上可以把“中原学派”分为四个分支:

  (1)中原学术研究。主要是对中原学理论体系建构、中原文化、中原哲学、中原历史、中原遗址等进行研究,包括哲学、文化学、人类学、历史学、考古学等相关学科门类,目前中原学的大部分学者和研究成果都集中在这一领域,如李庚香和张新斌等一批哲学社会学者正在开展此类研究。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有两个:一是从宏观上进一步完善中原学的学科范式和理论体系;二是将研究成果更多地运用到河南省经济社会建设中,提高成果的应用价值,或者更多地从现实问题出发,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研究。

  (2)中原艺术研究。对中原地区的艺术进行创作、传承和发扬,如对陶瓷艺术、戏剧艺术、茶艺、书画、文字、工艺品、民间非遗等艺术形式进行创作的艺术家和理论工作者。目前这一团队也很庞大,出现了一些全国知名的艺术大师和研究者,如郭爱和对“三彩”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孟玉松对汝瓷艺术的研究等。从成立“中原学派”的角度来看,需要整合这部分团队资源,围绕“出彩中原”这一主题,讲好中原故事,创作中原艺术精品,提升中原地区文化软实力。

  (3)中原经济社会研究。对中原地区发展中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行研究,立足中原经济区、粮食生产核心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河南自贸区等国家战略,以中原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及经济社会现状为基础,研究中原地区政治、经济、社会人文,为中原地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目前有一批中原经济学者如耿明斋等人的研究,已经为中原地区的建设作出卓越贡献。组建中原学派,下一步需要打造经济学、社会学、统计学、金融学等多学科复合发展的研究团队。

  (4)中原文化传承与创新。从中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角度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括中原地区公共文化、文化产业、文化创意等,需要文化产业、创意产业相关学科的支持,具体内容包括城市特色文化空间打造、乡村文化振兴与特色小镇、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开发、文化企业发展与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城市文化品牌打造与文化展会等。目前郑州大学以汪振军为代表的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正在从事此类研究。未来,随着文化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创意阶层将会在中原地区发展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原学派也需要吸收并壮大这部分力量,为中原学研究提供新鲜血液和创新动力。

  (三)成立“中原学派”的对策建议

  一个学派的自发形成,可能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时间,但“中原学派”的成立是从现实发展需要出发的,是为解决现实发展问题而设立的新型学派,因此在成立之初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整合相关资源,以促进学科发展步入正轨。

  首先,成立中原学研究院。研究院作为中原学研究的理论阵地和新型智库,采用虚拟建制的形式,专兼职研究人员可以面向全国尤其是本地的高校及研究机构招募,以兼职研究人员为主,采用项目合作方式组建多学科团队开展相关研究。研究院以“立足中原、研究中原、服务中原”为宗旨,积极承接政府相关部门的研究课题,积极展开调研,就中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提供决策咨询方案。

  其次,开展定期交流。依托中原学研究院,以专题研讨、学术年会等形式定期组织交流探讨。进行“中原学”知识普及与推广,在大学及中小学课程中增加“中原学”相关内容,继续开设“中原大讲堂”“大豫讲坛”,并积极利用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推出生动有趣的内容,以吸引年轻群体关注中原文化。与国内外其他地方学研究,如东京学、首尔学、北京学、上海学、敦煌学进行交流互动,借鉴其可供利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范式;并与国内外研究团队合作,促进中原文化走出去,扩大中原学在国内外的影响力。

  再次,推出一批中原学研究成果。依托河南省社科联及高校相关学者,对中原学理论架构和急需研究的问题进行梳理,以课题形式委托高校及科研机构对中原学展开专题研究。有计划地推出中原学研究丛书计划,鼓励广大学者就中原学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并形成著作、研究报告等成果。鼓励河南省学术期刊、《河南日报》等权威媒体开设中原学研究专栏并广泛征稿,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推广,形成中原学研究的浓厚氛围。

  七、结语

  与以往研究相比,本文认同李庚香关于成立“中原学派”的建议,同意之前研究将“中原学”的研究宗旨界定为立足现实、为中原地区经济社会服务的立论。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中原学”与中原文化等其他学科的区分点在于是否以现实观照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围绕这一出发点,中原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都可以进一步明确,即对中原地区文明进程和发展规律的整体研究。“中原学”研究范围较广,当前学界研究力量较为分散,难以形成学术共同体,难以产生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呼吁加快成立“中原学派”,对“中原学”进行集约式研究。

  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没能将中原学与伦敦学、北京学、敦煌学等其他较为成熟的地方学进行对比,为中原学的研究提供可参照的成功经验和典型案例,也未能对中原学的理论体系进行全方位构建,希望能在未来研究中逐步实现。

  注释:

  ①[美]马纳斯·查特杰:《地区学》,《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5年第12期。

  ②孙广举:《中原文化大典》,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③张新斌:《中原文化记忆丛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年版。

  ④徐光春:《中原文化与中原崛起》,河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⑤李庚香:《文化河南:中原文化精神》,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⑥李庚香:《中原学》,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⑦12.李庚香:《打造“中原学”一流学科,奋力建设思想河南》,《河南社会科学》2016年第6期。

  ⑧13.张新斌:《中原学探论》,《河南社会科学》2017年第10期。

  ⑨田宪臣:《“中原学”研究范式初探》,《河南社会科学》2019年第2期。

  ⑩《辞源》(全两册)纪念版,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11.李庚香:《中原文化精神》(上),河南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14.沃尔特·艾萨德:《区域科学导论》,陈宗兴等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5.任海:《作为一种城市文化的壩学》,《地方学与地方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6)》,知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版。

  16.王晓沙:《对开展北京学研究的思考》,《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7.杜洪涛:《试论中国地方学的理论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9期。

  18.Becher. 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 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s of Disciplines, The Society for Research into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 University Press, 1989.

  19.贾文丰:《中原文化概论》,中州古籍出版社2017年版。

  20.赵世瑜:《结构过程·礼仪标识·逆推顺述——中国历史人类学研究的三个概念》,《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1期。

  21.皮亚杰:《结构主义》,倪连生、王琳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

  22.彼得·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3.李建平:《地方学的研究与创新》,《“地方学的应用与创新”座谈会论文集》,2015年9月。

  24.马世之:《试论中原地区的古代文化与文明》,《中州学刊》1983年第4期。

  25.刘成纪、杨云香:《中原文化与中华民族》,河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与传统文化传承协同发展研究”(18BZZ107)

  作者简介:1. 宋朝丽,女,博士,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区域文化与文化产业研究; 2.汪振军,男,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郑州大学文化产业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