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加快推进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的若干思考

河南日报客户端  河南省社科联研究员 王喜成2021-07-12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后,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当前社会既要求经济有竞争力,也要求有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还要求有高品质的生活。建设幸福宜居之城正是这一要求的具体体现和现实观照,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应有之义。
  一、把准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的主攻方向
  首先,明确建设的内涵和要求
  幸福宜居城市是自然、社会、经济的复合生态系统,是由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构成的复杂巨大系统。在这里,自然物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设施环境三个子系统;社会人文环境包括社会环境、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三个子系统。而各子系统必须有机结合、协调发展,共同创造出健康、优美、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如此才能构成宜居城市系统。
  具体来说,自然物质环境主要包括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人工环境、城市设施环境三个子系统。其中城市自然环境主要包括美丽的河流、湖泊、公园,一般树丛,富有魅力的景观,洁净的空气,非常适宜的气温条件等;城市人工环境主要包括杰出的建筑物,清晰的城市平面,宽广的林荫道系统,美丽的广场,艺术的街道,喷泉群等;城市设施环境包括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公共设施,主要包括便捷的交通,完善的公共卫生和医疗设施,众多的高等院校,杰出的博物馆,重要的历史遗迹,多种图书馆及美好的音乐厅,琳琅满目的商店橱窗,街道的艺术,满足多种内容游憩要求的大游乐场,多样化的邻里环境等。
  社会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城市社会环境、城市经济环境和城市文化环境三个子系统。其中城市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和谐的社会交往环境,完善的社会保障网络,牢固的公共安全防线,亲和的社区邻里关系,良好的城市治安环境等;城市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充足的就业职位,较高的收入水平,雄厚的财政实力,巨大的发展潜力等;城市的文化环境主要包括完善的文化设施,如博物馆、音乐厅、图书馆、体育馆、科技馆、歌剧院等,浓郁的文化氛围,充足的教育资源,包括大专院校、中小学、职业技术学校、继续教育机构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艺术节、运动会、各种展览等。
  其次,明确建设的特征和条件
  幸福宜居之城的特征主要包括:环境优美,社会安全,文明进步,生活舒适,经济和谐,美誉度高等。同时还应具备如下一些条件:
  一是经济繁荣发展。城市是区域经济的组织、管理和协调中心,是经济要素的高密度聚集地,是各种非农产业活动的载体。城市只有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产业结构和强大的发展潜力,才能为城市居民提供充足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才能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坚实保证。
  二是社会和谐稳定。只有在社会安定、治安良好、民族团结、各阶层融洽、社区亲和、城市城乡协调发展的城市,居民才能安居乐业,才能充分享受丰富多彩的现代城市生活,才能将城市视为自己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
  三是文化丰富多彩。主要包括: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文化设施齐备,文化活动繁多,文化氛围浓郁。只有城市文化厚重、活动丰富多彩,才能称之为思想、教育、科技、文化的中心,才能不断提高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
  四是生活舒适便捷。城市要有相应的配套设施,住房符合健康要求,交通便捷,公共网络体系发达,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卫生等质量良好,供给充足,住房环境良好,人均绿地多,生态自然适宜。
  五是景观优美怡人。城市的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相互协调,尤其是人文景观如道路、建筑、广场、公园等的设计和建设要具有人文特色,体现人文关怀,能够陶冶居民心性,愉悦居民生活。
  六是具有公共安全。所在的城市要能有效抵御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暴雨、疫情等,防御和处理人为灾害如暴乱、恐怖袭击、突发公共事件等,有确保城市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能力。
  再次,明确建设的基本标准和要求
  幸福宜居城市的建设标准主要是《中国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环境、健康指数、城市安全指数、生活便利指数、生活舒适指数、经济富裕度、社会文明指数、城市美誉度等7项一级指标、48项二级指标、74项三级指标。宜居城市建设中还包括幸福指数指标,即市民对所在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安定感、满足感以及外界人群的向往度、赞誉度等,主要体现为:市民普遍感到城市宜居宜业、地域文化独特、空间舒适美丽、生活品质良好、生态环境优化、社会文明安全、社会福利及保障水准较高等。
  二、抓住建设的关键环节
  第一,在理念和指导思想方面
  要坚持绿色、生态、环保、低碳、公园化、智能化的理念。2020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从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出发,在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制定城市发展规划,打造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建立高质量的城市生态系统和安全系统。”习近平总书记还曾经指出,从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是建设智慧城市、宜居城市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这些思想站位高远,我们必须要切实遵循。
  推进幸福宜居之城建设,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树立新时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把山水田园的历史传承、人城相融的营城范式和绿色发展的格局框架作为宜居之城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智慧教育、智慧康养、智能体育和文化创意等产业,把所在之城建设成以人为本的宜居之城。要抓住新一轮产业革命机遇,加快智能化、专业化、协同化发展步伐,不断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突出抓好新兴产业培育提高,强化自主创新,拉长产业链条,全面提升产业发展质量与水平,为建设幸福宜居之城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第二,在工作方面
  一是要牢牢把握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方向。首先把解决好人的衣食住行、安居乐业等问题作为关键,科学把握城市的人口规模、空间结构等变化趋势,科学谋划产业支撑、资源承载、生态容量等关键问题。其次坚持把制造业发展摆在突出位置,挺起产业“脊梁”,筑牢经济“骨架”。同时把主攻先进制造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有机融合起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再次树立新的战略思维,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着力打造内陆开放高地,把开放的大门打得更开,全方位对接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对接国际市场规则,以高水平开放迎来整体气质之变、发展势能跃升。
  二是要注重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城市长远发展规划,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的体验为基点,坚持景观化、景区化、可进入、可参与规划理念,建立健全“不策划不规划、不设计不建设”制度,招引国际一流设计团队,形成由著名规划专家领衔、规划部门配合的规划体系,以引领时代的创意设计和独具匠心的美学表达诠释城市特质,把城市全域建成景区,以实现城市的各项功能。
  三是要加强景观、园林和文化建设。对城市园林景观建设做好全面规划设计,既要实事求是,又要美观大方,舒适宜人,同时要强化维护、管理、资金保障等。要强化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既要加强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遗产保护,也要做到合理有效利用等,不断提高城市人文品位。要把许昌文化深深融入许昌规划建设和城市形象塑造之中,强化文化熏陶,涵养人文精神,让城市更有气质、更具品位、更富魅力。
  四是要坚持低碳发展。低碳城市概念强调降低城市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应对全球温室效应和气候异常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把低碳发展的理念应该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渗透到生产生活各领域,如在城市非主干道路、广场、办公楼公共空间、庭院、公园等地方采用太阳能照明,在宾馆饭店、洗浴中心采用太阳能加电辅助热水系统,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的应用等。
  五是要加大环境整治改善力度。切实改善提高水体、大气、土地环境质量,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做好垃圾处理,开展资源循环利用。对城市的建筑材料,要尽可能采用有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功能,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的材质。城市路面可建成“会呼吸”的景观路面,以有效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进一步加强城市水文生态系统治理,强力应对城市水文自然灾害。
  六是要积极吸引推动公众参与。科学统筹各个建设主体,推动生态投资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达到生态投入的可持续和生态价值的可实现。积极创新可持续发展机制,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努力创造丰富多彩的方式方法,提高全社会参与的作用和效果。
  第三,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千城一面问题。关于宜居城市建设,国家住建部发布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这个标准是基本的,但也是参考性的。不能简单化地机械套用,不能不顾自己条件,盲目追求一些模式或标准,这样既容易造成“千城一面”现象,更会造成很大浪费。
  2、软环境建设问题。城市建设既有“可见”因素,如道路、楼房、广场等,建设以后成绩看得见摸得着,政绩明显,管理者们往往都比较热衷。还有一些“不可见”的软环境,诸如政府工作效率、服务部门态度等,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往往更能影响公众生活质量,然而也容易被人们所忽视。建设幸福宜居城市,必须对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紧密结合自己的实际和特点给予科学定位。
  3、人文关怀问题。幸福宜居城市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就是城市的“人文生态”,即居住在城市中的不同群体,同在一片阳光下,都能感受到同样的利益普惠制。如果城市管理者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对不同群体存在着不平等之处,就必然会给市民带来心灵感受的不同。因此,要形成新的价值观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人民至上理念,培育全新的城市人文精神。
  4、长期性和连续性问题。幸福宜居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工程,如果城市建设者换一任领导就换一个思路,那这就很麻烦了,必须是“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宜居之城。
  三、采取强有力的举措
  (一)搞好城市建设规划设计,狠抓生态环境建设
  要坚持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把天、地、人之间作为一个有机循环、和谐相处的整体,充分认识城市的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将生态宜居理念纳入城市发展规划中,认真处理好生态需求与经济需求、产业结构与环境保护、物质产品与文化产品等的关系,使规划的指导作用和可操作性更强。包括旧城改造也不要一味的大拆大建,要因地制宜,尤其是对有特色的老城区,最好是采用“微改造”办法,用绣花的功夫,保留古风古貌,留住乡愁。要树立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大力宣传倡导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树立起“绿色消费”观念,使公众成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建立起政府主导、市场推进、执法监督、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机制。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工作,在目前市区绿化的基础上不断提升水平。
  (二)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高生态性产业发展水平
  要做好老城区的保护和建设,保持城市的历史文化面貌。加大水、电、气、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解决城市垃圾、污水处理等短板问题。加快城市道路建设和改造工程,超前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以应对道路交通面临的爆炸式发展。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资源节约型产业、高科技产业,无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进一步加大农业投入,有意识地引导农民加大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培育种植,增加对城市的供应。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发展金融、物流、会展、贸易、信息、旅游、文化服务等第三产业,加速提升城市的功能和档次。
  (三)夯实居民安居乐业基础,构建民生安全保障系统
  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房地产政策,加大经济适用房和限价商品房建设力度,逐步解决中低收入群众住房问题;扩大廉租房保障范围,解决困难家庭廉租房问题。规范市场,加强监管。坚决取缔房地产市场虚假宣传、房价炒作、非法超建等行为,培育健康、有序的房地产市场。要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增加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制度,将社会保险制度覆盖到全体人员。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探索参与社会保障的多种形式,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提升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防控能力,提高群体性事件和重大事故的处置能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创造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四)努力改进领导方式,创新工作机制
  要大力创新城市发展方式、领导工作方式、经济组织方式、市民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的变革,重塑新时代城市的科学内涵。切实加强建设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实现发展规模、速度、质量、结构、效益、安全相统一。切实加强对建设幸福宜居城市工作的领导,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分工,赋予相应权力,建立考评制度,定期对推进工作进行考评。积极发挥政府牵头作用和抓总优势,全面整合各方资源、凝聚各方力量。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主体、商业化逻辑建设方式,积极探索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彰显宜居城市的多元价值,形成以绿色空间为底色,以山水田林为景观,以历史人文为特质,以公园街区为场景生态宜居城市模式,标定新时代城市空间形态。要遵循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营造高效优质营商环境,调动全社会参与积极性,实现效益最大效率最优。坚持以“场景营造+产业植入”促进价值转化和产业转型,使政府的“有形之手”和市场的“无形之手”都遵循商业内在规律,以生态产品思维持续放大生态资产、资源的增值效应。要坚持以制度和法制推进幸福宜居城市建设,制定、完善本地幸福宜居城市建设的法律法规,修订、完善相关园林绿化、城建规划等方面的法规、制度、方案,构建政策法规矩阵,确保幸福宜居城市建设衔接顺畅、推进有序。要科学统筹各个建设主体,推动生态投资与价值的创造性转化,达到生态投入的可持续和生态价值的可实现。如坚持增绿惠民、营城聚人、筑景成势、引商兴业营城路径,建立山水生态、城市绿道、乡村田园、城市街区、城市人文、产业社区等公园场景,构建宜居之城新经济、新消费场景体系。大力实施“绿道+” “公园+” “生态+”模式,培育森林旅游、森林康养、森林文创、森林教育等新业态,举办特色节庆,打造特色小院、网红打卡地等新经济场景,使之成为市民休闲游览、体育运动和文化体验的新去处,从而助力生态价值创新转化。要通过幸福宜居城市建设,让本地的蓝天碧水成为永久的风景,让绿色生态成为普惠的福祉,让简约健康成为生活的时尚,让诗意栖居成为城市的信仰,把自己的城市建设成为生态、环保、低碳的绿色之城,文化厚重、丰富多彩的文化之城,环境优美、景色怡人的公园之城,方便快捷、城市会“思考”、“刷脸”可秒办的智慧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