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调研报告

《中原智库》(2015)  王喜成 齐善兵2019-11-26

  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下发后,今年3月份,由省直有关部门组成的省委第三调研组,赴三门峡、洛阳、济源、南阳、平顶山、许昌、汝州等地就群团工作开展调研,先后召开专题座谈会8次,听取了117人次座谈发言,并深入到5个乡镇、办事处进行座谈,走访34个乡村、社区和企业,调研的主要情况如下。

  一、基本状况

  (一)党委政府积极支持

  各地党委政府对群团工作都是比较支持的,市委基本上能够定期或不定期听取群团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在组织建设、阵地建设、班子建设、经费保障等方面不同程度地给予了支持。在组织建设方面,除社科联县(市、区)组织不健全外,其他群团在县(市、区)级都比照省里设立了相应组织;乡镇(街道办)普遍设立了工会、团委、妇联、残联组织;村(社区)普遍建立了妇代会、残协。许昌市自2010年起在全市开展党群共建活动,目前在全市打造党群共建示范点74个,符合条件的企业或单位全部建立了工青妇组织。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一般市县党委都比较重视,如南阳市的社科联、工会、工商联主席均由市有关领导兼任;许昌市委2012年以来调整和提拔重用群团干部10名;汝州市委任命的团委、妇联、科协主要负责同志分别兼任市教育局、工商局、发改委等部门班子成员,作为年轻后备干部重点培养。在活动场所方面,各地能够结合实际加以推进,如南阳市在农运会后将一些场馆交由群团组织使用,极大地改善了他们的办公条件和场所环境;许昌市把残疾人无障碍设施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统筹推进,投资4.7亿元开工建设市科普教育基地;洛阳市将新区科技馆建设列入政府工作报告,20个办事处、58个社区建有科普活动场所;济源市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2014年底投入使用,每年可为1万余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就业培训等服务。在经费保障方面,群团组织的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都能列入同级财政预算,每年也能不同程度地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活动经费。济源市还将妇联“人均一元钱”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所以总体上说党委政府是比较支持的,不过各地情况不尽相同,重视程度也很不一样。

  (二)群团组织工作努力

  各地群团组织在党委领导下,积极组织动员群众、教育引导群众、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大胆履责,积极作为。如:洛阳市总工会在全国率先推行“首席员工”制度。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工会充分发挥职工首创精神,深入开展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取得多项创新成果。共青团三门峡市委深入开展天鹅使者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已吸纳志愿者2000多人。共青团南阳市委援建希望小学157所,探索出生源地贴息贷款资助方法在全国推广,先后筹集资金1.2亿元,资助贫困大学生3万余名。共青团许昌市委围绕贫困学生、孤残儿童、农民工子女、青年英雄等特殊群体,大力开展希望工程圆梦行动、青年志愿者助残“阳光行动”、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行动和青年英雄帮扶行动。三门峡市科协两年来举办大型学术交流活动20余场,开展学术讲座百余场。洛阳市科协坚持每两年举办一届学术年会,每届年会举办十余场重点学术活动,并邀请知名院士作专题报告。洛阳市社科联充分发挥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作用,他们通过“河南人文化促进会”的作用,在省内外组织了一系列“凝聚河南力量,弘扬河南文化,彰显河南精神,树立河南形象”,树立了良好的河南形象。三门峡市社科联在人员很少的情况下,能够履职尽责、主动作为,积极宣讲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开展社科普及活动,每年为基层群众宣讲100多场次。南阳市文联连续多年组织开展“文学论坛”活动,实施“南阳历史名人长篇小说精品工程和签约作家制度”,多次举办重点作者作品研讨会、座谈会,发现、扶持、推介了一批文艺人才,保持和提升了“南阳作家群”的影响力。洛阳市文联积极实施“百日传帮带”计划,组织知名画家定期到孟津县平乐村为农民画家辅导培训,促进了“平乐农民牡丹”品牌的形成和发展。平顶山市侨联深入开展侨情普查,坚持做到婚丧嫁娶必访、重大节日必访、生病住院必访,并设立2处归侨侨眷法律服务中心,妥善处理涉侨纠纷。许昌市现代聋儿听力语言康复中心自1990年成立以来,累计为1000多名聋儿进行康复训练。南阳市和济源市残联着力做好聋儿、智障儿童康复训练,开展残疾人就业实用型技能培训等。可以说,各地群团组织是在自身资源有限,不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是核心工作部门,甚至是处于被边缘化的状态下,却能躬身力行,想方设法开展工作,并且取得了很大成效,有些成绩和经验还受到全省或全国表彰,可谓是给点阳光就灿烂,不给阳光也成长,非常难能可贵。

  (三)积极发挥职能作用

  各地群团组织均能依照自身章程开展工作,在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效。如工会组织普遍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行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开展困难帮扶上,较好地维护了职工合法权宜。共青团组织普遍深入开展“希望工程”等活动,较好地服务了团员青少年。妇联组织普遍建有“妇女之家”,在维护妇女儿童权益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科协组织注重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服务创新型科技人才成长提高。社科联组织联系社科理论界大力开展理论研究和社科普及,通过“高层论坛”“学术年会”“中原大讲堂”“社科知识大篷车进基层”等活动平台,打造“中原智库”。文联组织积极搭建文艺交流载体平台,推进文艺人才培养。侨联组织持续实施“情暖侨心”工程,努力为侨服务、维护侨益。残联组织大力开展残疾人康复项目,对辖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治疗。他们能够大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在群众所急、党政所需、群团所能方面狠下气力。如:三门峡市总工会建立了一支工资集体协商指导员队伍,聘用专兼职律师149人,在全市789个规模企业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过“春季要约行动”、“百日攻关行动”,在推进困难行业工资集体协商方面取得积极成效。平顶山总工会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中心建设,发挥“劳动者权益保护审判庭”和“12351职工维权热线”职能作用,积极为困难职工、弱势群体维权开辟“绿色通道”。平顶山市妇联在全市设立11个市、县级妇女信访代理服务中心,123个乡级妇女信访代理服务站,2234个村级妇女信访代理工作室,并组建一支有2487人的妇女信访代理员队伍。洛阳市妇联将12338维权热线全面开通至县级妇联,在基层建立248个妇女儿童维权站(点),首创妇联干部和律师、心理咨询师共同接待来访群众的“三位一体”信访接待制度。南阳市妇联着力打造“代理妈妈”品牌,连续18年倾力为贫困、孤残、留守儿童献爱心、送温暖,2014新增代理妈妈3000余名。汝州市侨联依托神鹰律师事务所成立归侨侨眷法律服务中心,帮助解决多起涉侨纠纷,依法维护侨益。

  (四)努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各地群团组织工作思路比较清晰,方向比较明确,重点比较突出。一是积极团结动员群众建功立业。南阳市妇联联合市农信社持续开展“百万妇女信用创业大行动”,累计为城乡妇女创业提供小额低息贷款16亿元。许昌市妇联推动全市39名女企业家与女大学生村官结成帮扶对子,288名女大学生村干部走上创业之路。洛阳市科协组织开展科技协作对接活动,搭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加快轴承工业、材料产业等新技术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汝州市科协建立科普惠农服务总站,培育扶持55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和7个科普示范基地,促进解决科技支农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洛阳市社科联在重大改革试点上联合攻关,推出众多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为市委决策提供了有益参考。洛阳市侨联主动走出去,加强内联外引,先后引进加拿大金鑫集团洛阳天基地产项目、香港恒丰集团中原康城项目等侨资企业,在汝阳产业集聚区建设了侨商科技产业转化基地。许昌市侨联积极探索寻根活动新方式,深入开展海外联络联谊,通过侨眷、侨胞引进了新型智能化仿生食品生产项目等。南阳市社科联依托主办的理论刊物《卧龙论坛》,将本市众多研究成果呈送有关领导和部门,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南阳市工商联着力打造“百企进南阳暨宛商回归工程”品牌,在全市组建异地商会66家,参与、协办各类大型招商活动30余次。共青团济源市委积极推动大学生村官创业就业,成立于2013年8月的“济源市大学生村官创业联盟”已经拥有大学生村官创业培训中心、电子商务专修学院等10多家独立法人机构。汝州市工商联组织回乡创业团到汝州考察,引进投资25亿元的机绣纺织产业园项目和投资15亿元的中国汝州汝瓷小镇项目先后签约。二是积极引导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济源市委2014年举办首届三大青年领军人物评选活动,并相继开展青年文明号20周年系列活动。市妇联组织广泛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市科协组织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为抓手,深化科学技术普及,组织开展面向基层的全国科普日、流动科技馆巡展、反邪教警示教育活动,提升公众科学健康生活意识。许昌市社科联合利用“中原大讲堂—许昌春秋讲堂”等多种形式,共举办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公益论坛40余场,听众5万余人次。许昌市工商联积极开展“爱在许昌”光彩事业系列活动,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履行社会责任、奉献爱心,近4年来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和经济人士共捐款9290万元。三是积极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南阳市总工会大力推行社会法庭创建活动,已组建社会法庭13个,邀请退休法官参加,为其发放补贴工资1000多元,截至目前,共聘请社会法官61人,受理案件186起,结案164起,涉案金额156万多元,较好的维护了当地的社会稳定。

  (五)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各地群团组织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不断在管理模式、运行机制、联系服务、开展活动上开拓创新。在基层组织设置方面,济源市总工会向富士康济源科技园派驻了1名工会主席,于2012年底成立了富士康济源科技园工会,目前组建工会小组475个,会员3.41万人、入会率97%,专兼职干部人数597人(其中专职干部13人),实现对车间班组的全覆盖,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共青团南阳市委着眼于“强县固乡活村”,完善青年工作委员会设置,开展全市乡镇(街道)团委集中整建规范年活动,实现全市2300多个村团支书由大学生村官担任。在整合社会资源方面,济源市园丁苑社区“妇女之家”成立爱心求助站,打造社会关爱平台。2013年10月,该市爱心人士李玉线以“苦姐”为网名建立了“济源爱心求助之家”QQ群,主要为贫困学生寻求资助,仅1年多时间就得到五六百名济源爱心人士热情参与。该社区为这个爱心群体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并积极参与其中,以更好地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共青团宛城区委充分发挥“青少年宫”品牌作用,运用社会力量共同打造青少年校外素质拓展基地——宛城区青少年宫,派驻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和规范引导,采取社会化运作模式设立绘画、舞蹈、钢琴、跆拳道等10余个专业,投资2万余元建立“微笑吧”,为进城务工子女提供免费服务,在确保公益性的同时,充分调动了社会力量。在依靠群众推进工作方面,洛阳市天元社区2011年9月在团市委支持下创立“时间银行”,面向全体居民建立一个居民互助、志愿服务的平台,用制度规范志愿服务的时间存取,充分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积极性,目前共建立家电维修、心理咨询、法律援助、家政服务等常态化服务项目10余个,组建了一支分类明确的时间银行储户队伍,成立了社区人才库,已发展储户1300余人,存储服务时间5000多小时,实现了居民自我服务与社区服务有效对接。在服务载体建设方面,共青团平顶山市委2013年以来依托平顶山市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平台,推动全市建立青少年服务中心1个,市级团青服务岗51个,县、乡、社区三级服务岗202个,在团员队伍建设、希望工程救助、青年志愿服务、青年创业就业、青少年权益维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帮扶留守儿童方面,2006年在许昌市妇联大力支持下,原许昌市东城区邓庄乡马庄小学正式挂牌成立为留守儿童学校,现有教学班12个,教职工26名,学生500多名,其中来自周边多个县(市区)的留守儿童有316名。在运用新媒体方面,共青团汝州市委联合市委宣传部成立了700余人的汝州市网络文明宣传员队伍,并不断完善管理机制、联动机制、奖惩机制,提升网络宣传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济源市侨联创新海内外联谊新途径,成立“愚公之家”QQ群,进一步接近了与海内外华人华侨、侨属侨眷之间的距离。在凝聚社会新组织方面,共青团许昌市委与15个影响较大的青年社会组织结成伙伴关系,依托许昌市青年音乐家、舞蹈家协会,建立青年社会组织服务平台“青春谊站”。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上说,我省群团组织在履职尽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党对群团工作的要求相比,与所联系服务群众的期盼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一)领导重视不够

  调研中,市县和乡镇领导以及一些相关党政部门都表示重视群团工作,但实际上还有很大差距。从思想认识上看,一些领导干部没有从群团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来认识,不能真正把群团工作放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造“四个河南”推进“两项建设”的全局来推进,“讲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比较普遍。个别人甚至认为群团组织可有可无,群团工作加强不加强影响不大,各项工作照样能够推进。从工作安排与考核看,多数市县只重视经济工作、GDP,不重视群团工作,或忽视群团工作,党不管党,群团工作未摆上应有位置,没有列入党建工作考核体系,口头号召多、研究部署少、真督实查少。群团工作的考核体系不健全,一些基层党委、政府甚至以群团组织完成招商引资、信访稳定、拆迁安置、卫生创建等任务指标的好坏来评价群团工作,致使群团工作忙于“副业”、荒了“主业”。从干部选配与使用看,没有真正把群团干部选拔、配备、培养和使用纳入到党委干部工作总体布局,一部分市县群团不能按期换届,领导班子配备不强不齐,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不适应群团工作需要,个别地方甚至把群团组织当作解决干部职级的地方。群团干部晋升通道狭窄、向外流动困难,“黑头发进、白头发退”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干部连续在群团工作超过20多年,有的群团干部在一个职级上辛勤工作10多年,都没有机会获得提拔或交流,影响了群团干部队伍的积极性。

  (二)基层基础薄弱

  从调研中了解的情况来看,省辖市一级群团组织设置基本比较齐全,力量配备也基本到位,但作为群团工作“桥头堡”的县区、乡镇、社区、企业等基层组织普遍比较薄弱,组织覆盖存在盲点,群团组织的作用逐级“弱化”,被“边缘化”现象比较严重,“倒三角”问题突出。也有一些省辖市把社科联作为宣传部门的内部机构对待,要么设置不规范,不按时换届;要么社科联的职数、人员配备很少,不能正常开展工作。从县乡两级群团组织设置看,县(市、区)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残联、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设置基本到位,但绝大多数县区没有建立社科联,一些县区没有建立侨联。乡镇一级除设置有工会、团委、妇联和残联外,群团组织缺位现象比较普遍。从社区和村级群团工作看,妇联和残联工作通过妇代会主任和残疾人专职委员对多数社区和行政村实现了工作覆盖,但工会、共青团等其他群团工作在这一层级存在很大的空白,对农村青年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缺乏有效的工作抓手。据洛阳、三门峡、平顶山、汝州等地反映,社区和村级的妇代会主任、残疾人专职委员收入待遇偏低,还有一部分农村离任妇代会主任因没有生活保障而走上信访之路。从企业、学校以及“两新”组织群团工作看,大型国有企业和一部分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成立有工会,个别企业还设有妇联与科协,高校和中学共青团工作开展较好,但多数中小型企业普遍没有设立群团组织。有的企业中设立不设立工会等群团组织、群团组织发挥多大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企业行政领导或者老板的认识,实际工作中要看领导或者老板的眼色行事。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群团工作跟进不及时,组建率较低。从群团工作人员队伍规模来看,县级群团组织编制人员数普遍偏少,平均为3至5人,有的群团组织除班子成员外几乎没有工作人员,最极端的情况下一个县级群团单位多年只有1人。如汝州市文联、侨联、工商联在本单位空编情况下因全市编制总控制等因素无法及时招录工作人员。绝大多数乡镇群团组织没有专职人员,兼职现象十分普遍。洛阳市各乡镇(办事处)兼职工会干部达63.8%,济源团市委直属的105个团(工)委中97%以上的团干部为兼职,汝州市各乡镇团委书记100%为兼任,由于忙于中心工作,对群团工作基本上无暇顾及。

  (三)工作手段有限

  群团组织承担着组织动员群众、教育引导群众、联系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职责,但调研中发现群团组织可以运用的资源和开展工作的手段非常有限。维护群众权益的手段较少且没有约束力。洛阳、许昌、南阳、汝州等市县工会、妇联、残联负责人反映,在处理拖欠工人工资、妇女遭受家庭暴力、农村土地权益受侵犯等群众诉求时,只有与当事方协商调解、向有关行政部门反映等“软措施”,法律和政策没有赋予相关群团组织相应职权,缺乏“硬约束”,没有对侵权方说“不”的权力,导致群众对群团组织不信任,宁肯选择“上访”而不愿向群团组织反映和寻求支持解决,群团组织“减压阀”、“缓冲器”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群团活动阵地普遍比较缺乏。各地县乡两级的科技馆、文化宫、职工俱乐部、残疾人康复中心、社科活动中心等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完备,服务群众的阵地不够,影响了群团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村和城镇社区的群众活动阵地建设明显滞后于现实需求,群众科学文化活动场所与设施匮乏。洛阳、南阳等市县党委领导与群团组织负责人在访谈或座谈时指出,一些地方农村教堂或者寺庙比村两委、文化活动中心规模还大、还漂亮,宗教活动、迷信活动比群团活动还要频繁,希望引起高度重视。存在着机关化行政化和脱离群众倾向。不少群团组织习惯于以行政手段和行政方式开展工作,把会议、发文当作安排工作的主要方式,重管理、轻服务,工作要求多、分类指导少。市县群团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制度不健全,对所联系服务群众的需求研究不深、把握不透,推动工作做不到点子上,走不进群众的心坎里,存在有脱离群众的倾向。另一方面,由于体制的惯性,党委政府习惯于用行政管理的逻辑和方式来管理群团,群团组织也习惯于依据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来设计内部组织和进行内部管理,这也是导致群团组织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产生的重要原因。

  (四)活动方式单一

  群团组织的生命力在于活动。但由于群团组织思想观念、活动经费等方面的限制,导致目前群团组织开展活动方法不多,形式单一,这也是导致群团组织影响力、凝聚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一是活动缺乏品牌效应。群团品牌活动的顶层设计不到位,市县群团没有积极跟进并根据本地实际加以创新和丰富,存在有“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情况,自拉自弹自唱自我欣赏,使本就有限的精力和资源更加分散,活动缺乏品牌效应和吸引力凝聚力。二是形不成良好机制。群团组织开展了多种形式的群众性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科技创新、科学普及、创业帮扶等活动,但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机制,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力和实际成效都有待拓展与提高。不少市县群团反映在开展知识技能培训中受到了行政部门指标和任务分配的限制。三是不够生动活泼。市县及各基层群团习惯于举办报告会、编发先进事迹资料等传统做法,对结合实际、设计务实管用载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生动活泼、特色鲜明、富有成效的群众性实践方面探索不够,对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助力文明河南建设方面的主动作为不够,存在有“自娱自乐”“自说自话”“上热下冷”的现象。

  (五)经费保障不足

  各群团组织的工作经费虽然基本上都能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并予以保证,但各地群团组织在座谈中普遍反映经费保障不足,严重制约了群团活动开展。一是活动经费严重不足。市县群团组织普遍反映,群团组织经费预算额度偏少,主要是只能将人员经费和工作经费列入预算,活动经费一般不能列入,开展活动时都需要临时向财政申请追加专项经费,缺少制度性保障,今后工作越来越困难。二是上级关于群团工作经费保障的要求没有全面落实。平顶山、许昌、三门峡等市县团委、妇联、科协反映,共青团中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支持和推动共青团基层组织和基层工作的意见》关于“乡镇共青团工作每年2万元的工作经费”政策在一些乡镇没有得到落实,全国妇联2010年“各地政府按照当地妇女人数人均1元钱的标准为妇联组织划拨工作经费”的政策要求在多数市县没有得到全面落实,2011年7月16日省委常委会议确定的“同意按照各省辖市、县(市、区)常住人口每年每人至少0.3元的标准安排财政科普经费”的政策在一些市县未能得到很好落实。三是群团组织多渠道筹措事业发展资金能力不强。虽然部分市县团委、妇联、文联、工商联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尝试着向企业和一些社会机构“拉赞助”“搞化缘”,但多数是临时性救急措施,与上海、广东等发达地区普遍建立群团公益事业基金会、科普教育发展基金会等成功实践相比,我省群团组织在筹措社会资金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对中央“鼓励群团组织在国家法律和相关规定许可范围内,通过多种方式筹措事业发展资金,依法享受扶持政策”的研究不深,缺乏政策指引和宏观指导,没有建立健全社会资金募集、管理的相关制度。在经费方面,各个群团组织的情况差异也比较大,工会、科协、残联等经费情况比较好,共青团、妇联、社科联、文联等情况相当差,较困难。

  (六)创新能力不强

  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理念明显滞后。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深化,各个群体的思想观念多元化、聚集形式多类化、利益诉求多样化、行为方式差异化,已从原来的对群团组织的思想和感情认同,向注重满足自身物质需要、精神需求和民主权利等利益认同转变。一些群团组织和群团干部思想观念转变不及时、不到位,不善于从服务所联系群众的角度思考解决问题、研究推动工作,片面强调编制少、人员少、经费少,存在有“等、靠、要”的思想,即使有一些好的想法也没有积极地付诸实践,没有积极利用政府购买服务等政策,解决自身工作遇到的瓶颈问题。二是对群团参与创新社会治理和维护社会稳定的探索不深。对群团组织如何承接社会管理服务职能的思考不深、研究不透,没有主动地从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着手,探索建立符合公共服务特点的运行机制,提升自身服务能力。一些群团组织在协调化解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救助困难群众、帮扶特殊人群的实践中,更喜欢沿袭旧办法,缺乏创新性,没有主动建立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司法部门和社会公益机构的协调合作机制。三是运用新兴媒体凝聚服务群众的创新不及时不主动。多数县级群团组织受人员数量和年龄因素限制,开展活动过多依赖挂图、展板、宣传页和报告会等传统方式,没有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网络信息平台来凝聚和服务群众。部分县乡和企业、社区、村级群团组织网上群众工作水平不高,“上网工程”进展缓慢,对网络论坛、微博、微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不熟悉、不擅长,也不善于主动与本地主流媒体、门户网站加强合作,群团组织的“发声”渠道拓展不够。四是群团工作资源共建共享机制创新不够。市县群团组织多“各自为战”,工作平台和阵地分别建设、管理和运用,造成了本就不多的群团工作资源比较分散甚至闲置,没有积极探索尝试群团之间的合作,推动建立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群团组织由单一参与走向联合运转、由相对封闭走向开放多元、由自成体系走向整体联动。与此同时,市县群团组织在调动社会力量参与群团工作,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群团工作方面,还缺乏创新性,导致群团组织“独唱”多、社会力量“合唱”少,没有形成社会化群团工作格局。

  三、思考和建议

  结合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精神和本次调研情况,对切实加强和改进我省党的群团工作,我们有如下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思考与认识

  1、历史上的重大作用。正如中央在《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中所说的,党的群团工作是党治国理政的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是党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的重要法宝。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党也是靠群团组织起家的。如建党初期,我们党就是靠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靠组织农会领导农民运动,从而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我们党登上了政治舞台。我们党还靠共青团组织吸收进步青年为党培养助手和后备军,发动青年学生运动等,产生了重大政治影响,为党准备了大批可靠的干部资源。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党还大力依靠妇女组织支持革命工作,如靠妇救会“扩红”,动员群众参军,以至当时出现了父送子、母送子、妻送夫、兄弟相争参军的动人场面,为革命军队建设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新中国诞生过程中,中国文联依靠自己的重大影响,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发起单位之一,即由中国文联促成了全国政协的诞生,而全国政协当时代行全国人大职权,完成了建国重任。由此我们可知,当时中国文联在全国社会中的巨大影响。

  2、现实中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面临的挑战和考验前所未有。国内社会多元化、价值多元化、思想多元化,意识形态领域面临非常复杂、尖锐的斗争;国际上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我们的图谋从来都没有停止,甚至愈演愈烈。他们先后在东欧地区策动了一系列“颜色革命”,在西亚北非地区策动了一系列“阿拉伯之春”,从而导致东欧和西亚北非地区一大批国家陷入混乱,如今的乌克兰危机就是最现实的例证。他们还在中国香港策动支持“占中事件”,其目的就是要搞中国的“颜色革命”,颠覆我国家政权。试想当年波兰的“团结工会”不就是被西方支持利用而推翻了波兰统一工人党的执政地位吗。所以,群团组织的力量在一定条件下是不可低估的,尤其不能成为异己的力量。但这并非不可能,去年一个重要调研报告研究显示,现在一个正在形成的以工商企业家为主体的社会阶层需要引起应有注意,这些新生阶层和利益集团掌握着巨大的社会资源,组织程度较高,社会动员能力较强,其态度、立场和影响不容小视。正如习近平同志在2012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所讲的:“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认识不到这一点,我们可能会犯历史性的错误。

  3、理论上的重要课题。在理论界,一些专家学者研究指出,在改革时代,“世界工厂”的建构不仅召唤着资本,也同样召唤着作为商品的劳动。市场化和新工业化的另一种表达就是阶级关系的重构。他们认为,农民工是新工人或新工人群体,这个群体是国家主导的改革开放过程的产物,是后社会主义时期劳动商品化的新形势的产物,也是中国在将自己打造为世界工厂过程中所创制的新的政策、法律、伦理规范、城乡关系和社会模式的产物。作为一个客观的社会群体,新工人可以定义为工人阶级,新工人群体理应获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待遇。但同时他们指出,当前存在着新工人在政治领域的缺位与工人阶级作为领导阶级的宪法原则的瓦解,由此推导我们的治理结构缺陷。这虽然还只是一个理论问题,是一种思想观点,而且也未上升到主流思想领域,但它对我们认识当前的社会问题和如何发挥群团组织的作用则不无启示和借鉴意义。

  4、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党的群团组织是我们党直接领导的、经过长期考验的群众团体,是党联系广大人民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力量,是推进“四个全面”、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依靠,所以它是我们党的重要执政资源,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把这个资源利用好、挖掘好、发挥好。对此,我们的各级党组织对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责无旁贷。

  (二)一些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一是要充分认识群团组织的特殊优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联系广大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各级党委要进一步强化对群团组织重要地位和职责的认识,把群团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自觉加强领导,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政治优势、群众优势。二是要进一步明确对群团工作的领导责任。各级党委要认真担负起领导责任,分管群团工作的专职副书记要承担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群团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要切实把群团建设纳入党建工作总体部署,完善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制定群团组织推优办法,推动形成以党建带群建、以群建促党建的工作格局。三是要积极推进基层群团组织建设。对尚未建立群团组织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比如县(市、区)和高校社科联等,要因地制宜加快建设步伐。这方面基层反映甚是需要,现在一些地方的社会组织或群众团体非常活跃,经常组织开展一些活动,有些影响还比较大,这就很需要加强引导和管理,规范其活动,不然就容易出问题。对已经建立的群团组织,要改革和改进群团组织机关的机构设置、管理模式、运行机制以及职能定位,使群团组织能够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要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群体分布的新变化、新特点,积极推进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群众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建设,不断扩大群团的组织覆盖面、工作覆盖面和活动覆盖面,切实发挥群团组织团结动员群众干事创业的重要作用。

  2、强化政策支持。一是要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求,修订、完善有关加强群团工作的文件。要在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十三五”发展需要,联系群团工作实际,分别制定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社科联、文联、侨联、工商联等事业发展“十三五”发展规划,从顶层设计上为群团事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撑。要根据新形势下群团组织担负的任务,适时修订和完善我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工作领导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等,使其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二是要细化政策内容,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有11个部分、125项政策措施或工作要求,含金量很高,但还比较原则。省委在制定实施意见时,建议根据我省群团工作实际,尽量具体化一些,使落实起来有抓手、好操作。比如推进群团组织干部跨系统多岗位交流,加强群团组织与党政部门之间干部双向交流,如何交流、如何推进,应有具体的实施办法和措施。又如,共青团的双重领导如何具体实施,上级群团组织如何指导下级群团组织的工作,地方党委如何听取上级群团组织的意见,有关群团组织主要领导参加或列席地方党委有关工作会议的要求等,都应有刚性规定。在安排工、青、妇负责人作为同级党委委员候选人提名人选方面,以及群团组织在人员、编制、经费等的要求方面,也都应有刚性规定。

  3、提供制度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党委定期研究群团工作制度。各级党委常委会每年至少要听取一次群团工作汇报,帮助群团组织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推动建立由党委副书记召集、有关职能部门领导和群团负责人参加的党委群团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做到每半年召开一次群团工作专题会议,定期研究交流群团工作。二是要对现有群团工作条例进行修订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民政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先后制定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层工会工作暂行条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社区工作条例(试行)》和《妇联团体会员工作条例》等。目前,这些条例有些内容已不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着眼群团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对之进行修订完善。三是要推进群团组织工作立法。对工作上、事业发展上有需要,但现实中还没有立法的群团组织,要积极开展立法工作。如我省在社科工作中的社科普及方面就需要开展立法工作,希望有关部门给予支持,促进这项工作法制化,体现中央关于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两个“同等重要”的定位。这方面我省科学界已经有“科普条例”,社科界目前还没有,应该加强。文联工作方面,也急需有关立法支持。

  4、强化干部队伍。一是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切实把群团组织干部的培养、选拔、交流和使用纳入党政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按照法规和各自章程的要求,配齐配好群团组织干部。群团组织的主要干部,应有各群团的社会活动家和知名专家担任,以发挥其强大的影响力、凝聚力。要着眼群团组织干部容易老化、固化和弱化的现实,采取切实措施加大群团组织与党政部门之间干部双向交流的力度,拓展群团组织干部成长进步渠道,优化群团组织干部队伍结构,提高群团组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要重视基层群团干部的选拔任用。要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规定,认真落实基层群团组织干部的政治经济待遇,特别是要重视推荐村(社区)相关群团工作负责人进入“两委”工作。对历史遗留下来的村妇代会主任退休待遇等问题,要积极想办法解决。三是要加强对群团组织干部的培训。各级党委在拟制培训工作规划时,把群团组织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到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之中,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到党校和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学习,不断提高群团组织干部能力素质。

  5、改善工作条件。一是要切实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建议将群团工作的活动经费也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形成科学合理的群团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建立重大专项活动经费的财政预算,按照人均标准合理确定群团组织的活动经费,并根据财政收入增长和工作需要逐步增加。同时,支持群团组织探索建立群团事业发展基金会,比如职工帮扶基金会、妇女发展基金会和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基金会等,充分利用社会捐赠资金开展群团工作,以解决群团组织经费经费保障不足的问题。二是要切实加强群众组织阵地建设。要把群团组织所属的工人文化宫(俱乐部)、科技馆、科技和社科活动中心等公益性群众活动场所的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加大各级财政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力争每个群团组织都有所属的群众活动场所。三是要创造支持群团工作的良好氛围。要把群团工作方面的政策法规列入各级党委中心组的学习内容,增强各级党委重视和关心群团工作的思想意识。各地有关部门在制定重大政策法规时,要充分听取群团组织的意见和建议,发挥他们代表各自群众利益的职能。各级党校要专门开设党的群团工作课,培养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主动抓好群团工作的自觉性。各级新闻媒体要加强对群团工作的舆论宣传,广泛宣传报道群团组织的工作成就和工作经验,引导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群团工作。

  6、提升创新能力。一是要创新工作理念。各群团组织要整合力量,建立“大群团”工作格局。要积极承担一些适合自己职能的社会管理服务职能,要立足自身优势,以适当方式参与政府购买服务。建立有关基金,采取市场经济的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和经费等。二是要创新工作内容。坚持“群众需要什么、群团组织就做什么”、“群众喜欢什么、群团组织就做什么”,自觉克服群团组织机关化倾向,把握工作规律,增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主动权,打造有特色有影响力的活动品牌。三是创新工作方式。要着眼于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实施上网工程,建设各具特色的群团网站,重点加强群团组织“两微一端”建设,引导群团组织自觉站在舆论斗争最前沿,主动发声、及时发声,牢牢把广大群众团结在党的周围。

  7、加强工作考核。一是要把群团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班子和分管负责同志工作的重要内容。把群团工作纳入党委、政府的工作目标,细化群团组织工作职责,建立考评机制,与年度考评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考核。二是要加强对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要依据相关文件精神,完善群团组织干部考评办法,并将群团组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强化群团组织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三是要建立督促检查机制。建议由有关领导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适时对群团工作进行督促检查,认真落实有关群团工作的方针政策。要切实加强群团组织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大力营造高效优质服务、廉洁清正干事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省社科联副主席、办公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