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建设法治社会 实现全民守法

《中原智库》(2015)  王喜成2019-11-25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标注着当代中国迎来了一个法治新航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全会提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这是一项实现长治久安的历史任务。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我们要在广泛深入宣传上下功夫,在树立法治意识上功夫,在体制机制建设上下功夫,在推出工作举措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引导全民自觉守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

  一、弘扬法治精神,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多措并举。第一,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大力创新教育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更多地采用融入式、渗透式、开放式教育,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进来;积极搞好宣传引导,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图书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微博、微信、客户端、QQ群、手机报等新兴媒体,多宣传报道社会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多宣传各地各单位法治建设的好经验好做法,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和典型的示范作用;组织各种形式的宣讲团,广泛开展法治宣讲活动,对广大干部群众进行面对面的普法教育和解疑释惑;多创作推出具有法治教育意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橱窗、公益广告、小戏小品,在潜移默化中对人民群众进行教育;抓好社会性的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升国旗仪式、重大纪念日和节庆等开展主题教育,引导公民增强文明法治意识,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第二,要切实加强法治理论学习和教育。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法治意识的关键,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把宪法法律列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列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必修课;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让法治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第三,要健全普法宣传教育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普法工作的领导,宣传、文化、教育部门和人民团体要在普法教育中发挥职能作用。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建立法官、检察官、行政执法人员、律师等以案释法制度,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者队伍建设;把法治教育纳入精神文明创建内容,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健全媒体公益普法制度,加强新媒体新技术在普法中的运用,提高普法实效。第四,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习近平同志指出: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要以文明河南建设为载体,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政策法规、规章制度和国民教育、文化创作之中,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红旗渠精神、愚公移山精神,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要着力围绕道德领域存在的公德缺失、道德失范等问题,加强教育、管理、惩戒,增强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实效性,增强公民依法办事、依法经营、依法维权的意识,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要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强化明德知耻、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意识,使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的行为自觉。

  二、坚持法治方式,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建设法治社会,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一要加强法规制度建设。从立法、司法、执法等层面加强相关政策设计和制度安排,在思想道德、社会诚信、扶困助残、公共秩序、网络文明等方面,能形成法规的形成法规,能形成制度的形成制度,从而更好地规范人们的行为;深化基层组织和部门、行业依法治理,支持各类社会主体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发挥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在法治社会建设中的积极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项任务要求体现到法律法规制度之中,把“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落实在法律文本上,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法规、条例和制度体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在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把法治社会建设的精神和要求同各行业、社会组织的特点及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融入行业规范、社团章程、文明行业创建、服务承诺之中,融入社区公约、村规民约之中,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准则;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维护公共利益、救助困难群众、帮教特殊人群、预防违法犯罪的机制和制度化渠道,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类社会组织发挥行业自律和专业服务功能,发挥社会组织对其成员的行为导引、规则约束、权益维护作用;依法妥善处置涉及民族、宗教等因素的社会问题,促进民族关系、宗教关系和谐。三要深入开展法治创建活动。以平安河南建设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创建活动,如平安乡镇(街道)、平安村、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和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交通以及和睦家庭等,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增强公民法治观念,让群众懂得法律保护什么、限制什么,强化“平时学法,遇事找法,办事循法”的理念,营造全民懂法、用法、守法的大环境。同时要把法治创建活动与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结合起来,把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文明市民等评创活动与平安乡镇、平安村组、平安单位、和睦家庭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扩大覆盖范围、丰富载体形式,收到良好效果。四要强化规则约束力。用平安河南建设规范相关主体的行为,强化责任追究和规则约束,健全树立良好道德风尚的激励、惩戒机制,形成崇德尚善、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不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建立有效的信用激励和惩戒机制,努力营造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氛围;加强互联网管理,强化责任、形成合力,建立上下联动、分级负责、部门协同、分类处置的工作体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网络舆论管理工作格局;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完善见义勇为表彰奖励、医疗救治、抚恤安置等机制,动员组织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平安建设。

  三、建设法治文化,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法治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对于法律生活所持有的以价值观为核心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建设法治社会,要以建设法治文化为基础。一是要加强法治精神培养。法治精神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集中统一,反映了人们对法律至上、公平正义、权力约束等价值判断的深刻认识和自觉追求。要通过长期的学习、训练与培养,使人们形成与法治相适应的理念意识、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法治精神,深刻理解法治的刚性要求和实践价值,牢固确立法的权威不容挑战、法的地位不容置疑、法的作用不容削弱的思想,使法律成为制约人们言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使公民以积极作为的主人翁态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执法、倚赖司法、努力护法”。二是要强化公民主体意识。法治文化的重要精神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法治国家中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权利、义务意识的高度统一是法治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要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使公民了解法律,熟悉法律,信任法律最后达至信仰法律,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观念,从而在心理上、情感上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权利义务和主体地位;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发挥法治在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中的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三是要建立推进法治建设的工作制度和体制机制。加强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推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司法救助体系;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畅通群众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法律渠道;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建设,强化基层法治队伍,建立重心下移、力量下沉的法治工作机制,改善基层基础设施和装备条件,推进法治干部下基层活动;党员干部要带头守法,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不能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批评教育,不改正的要调离领导岗位,倒逼运用法治思维开展工作。四是要营造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最好的法律不仅仅是印在纸上的条款、写进判决书里的文字,而是铭刻在人民心中的行为准则。因此,要加强和改进党对法治工作的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过程,把法治观念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个领域,融入人民群众生活的各方面,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了解法律、熟悉法律,并养成信仰法律、崇尚法律、自觉运用法律维护秩序、捍卫权利的习惯,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实基础。

  (作者系省社联副主席、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