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2022年(第十一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首场分会场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理论研讨会在河南科技学院召开

河南省社科联  2022-09-21

1663754946635997.png

  9月21日上午,2022年(第十一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首场分会场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理论研讨会在河南科技学院召开。由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河南省社科联兼职副主席刘振江,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王霞,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社科联主席贾积身,宣传部、科技处职能部门负责人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师生参加开幕式。来自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华中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以及河南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专家学者齐聚云端,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这一主题分别做主旨报告、主题发言和研讨交流。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在腾讯会议进行直播,参会人员达300余人。

1663754999103822.png

1663754996878884.png

1663754999426105.png

  开幕式由贾积身主持。刘振江代表省社科联发表致辞,他指出,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部署开局之年,这是全省广大社科工作者的盛会,也是河南科技学院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大事、喜事。此次研讨会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契合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必将对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王霞致欢迎辞。她代表学校对参会的各位专家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河南科技学院、河南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发展情况。围绕会议主题,她强调这次会议为我校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广大教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和提升机会,相信研讨会一定会碰撞出思想火花,取得圆满的成果。

  在主旨报告阶段,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宋学勤教授做题为“中国式现代化生成的历史逻辑”的报告。在报告中,宋学勤围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为什么要实现现代化,实现什么样的现代化及如何实现现代化这一逻辑主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等四个历史时期解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提出和形成,并分析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化道路的本质特征与核心要素。

1663755058649010.png

  在主题发言阶段,天津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仁忠围绕“关于建构中国自主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问题的思考”,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梅萍围绕“民族精神与中国道路的价值认同”,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汪效驷围绕“抗战时期中共是如何动员知识青年去延安的?”,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报刊社编审储峰围绕“坚持守正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河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刘振江围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河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蒋占峰围绕“彰显文化自信,擦亮精神标识,为新时代走好中国道路培根铸魂”,河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郑小九围绕“河南精神的时代版图如何绘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增彦围绕“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及其文化底蕴”,河南科技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毕昱文围绕“中国盐业治理智慧管窥”分别做精彩发言。

  作为2022年(第十一届)河南社会科学学术年会首场分会场活动,此次研讨会紧扣年会主题“喜迎党的二十大,奏响河南哲学社会科学最强音”,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道路”,体现了我省社科界专家学者前瞻性的研究眼光和务实的责任担当。省社科联将以本届学术年会的召开为契机,进一步引导和组织全省社科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研究,推动我省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为促进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贡献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按照本届学术年会的安排,9月底前省社科联还将联合有关省级学会、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高校陆续举办10余场分会场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