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博物馆 +”多维拓展——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上半年工作亮点纷呈

  2025-07-15

2025年上半年,省级社科普及基地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持续深化“博物馆+”模式,在多个领域维度拓展与延伸,通过跨界和融合,为开封文旅文创高质量发展以及开封大学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一、“博物馆+社会服务”助推文化高质量发展

大观博物馆发挥社会文化服务职能,坚持“立足高校、服务社会”的宗旨,持续提升文化服务能力水平。魏跃进教授受邀作为开封市博物馆2025年大讲堂系列学术活动首场嘉宾,以“宋代陶模范图像的图说与阐释”为题作专场学术讲座;积极助力 “洞天行履——宋人自然秩序的审美转译”宋韵美学艺术展,借出8件珍贵宋代陶模文物参展,为展现宋代文化魅力贡献力量。

图片50.png 

二、“博物馆+课程培训”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大观博物馆充分发挥文化传承与育人功能,积极探索“博物馆+课程培训”模式,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有机融合。与开封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深度合作,开设“陶瓷文创品设计与制作”特色课程;与开封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国语学院)联合举办“跟我游大观”外语讲解大赛活动;联合魏跃进劳模创新工作室,与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文物保护专业深度合作,共同推出“文物鉴定与修复”公益培训项目等。

1752557772723601.png

三、“博物馆+思政育人”引领思政教育新模式

大观博物馆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博物馆+思政教育”模式,将历史文化资源融入高校思政育人体系,以生动的文化载体强化思政育人实效。与开封大学党委宣传部深入合作,申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推动博物馆育人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四、“博物馆+国情教育”搭建多元文化交流新平台

大观博物馆推行“博物馆+国情教育”,通过展览、讲座及互动活动等,展现国家发展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明。与开封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携手,共同申报中外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积极搭建国际文化交流平台。

五、“博物馆+科研”以科研促动博物馆工作能力提升

出版发行《宋代陶模范图鉴》,该研究项目依托河南大学宋文化研究院规划项目以及河南兴文化工程专项研究,采用了多学科交叉的图像学研究方法,对宋代陶模范图像进行了系统梳理与深入阐释。

1752557958370249.png

 六、“博物馆+文化传播”创新文化传播新模式

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持续加强大观博物馆推广和宣传工作。与开封融媒体开展深度合作,依托丰富的宋代陶模范图像资源,联合打造“文物潮我看”AI系列短视频,以创新形式推动文物数字化传播。

1752557993125684.png

(撰稿人:孙瑞  图片拍摄:开封大学大观博物馆)

统筹:宋鸿博

审核:张柏林

责编:倪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