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2025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

  2025-10-16

世界粮食日

2025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2025年全球活动主题确定为:“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

粮食安全宣传周

10月16日所在周是我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人人有责”。

作为农业生产与消费大国,解决好14亿多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发展的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由1949年的2264亿斤增加到2024年的14130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做到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这背后,是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持续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农民辛勤耕耘的汗水结晶,共同铸就了我国粮食安全的坚实基石。

世界粮食日简介

世界粮食日(World Food Day)起始于1981年10月16日,是世界各国政府每年在10月16日围绕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举行纪念活动的日子,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

1760581952311719.jpeg

世界粮食日的由来

1973年和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相继召开了第一次和第二次粮食会议,以唤起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注意粮食及农业生产问题。敦促各国政府和人民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更合理地进行粮食分配,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但是,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世界粮食形势更趋严重。

1979年11月,粮农组织第20届大会决定从1981年起,把每年的10月16日(粮农组织创建纪念日)定为“世界粮食日”,以期引起人们对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重视,敦促各国采取行动增加粮食生产,与饥饿和营养不良作斗争。选定10月16日作为世界粮食日是因为粮农组织创建于1945年的这一天。

今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全球粮食安全依然面临严峻挑战。气候变化、地区冲突与经济波动持续冲击着脆弱的粮食供应链,使数以亿计的人口陷入粮食不安全境地。在世界粮食日前夕,联合国再度呼吁各国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农业生产模式,完善粮食储备与分配机制。这场关乎人类基本生存权的斗争,需要国际社会凝聚共识,将承诺转化为切实行动,共同构建更具韧性的全球粮食体系,为所有人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可持续的粮食未来。    

1760582084287588.jpeg

今年,“手拉手共倡多样美食,聚合力同创美好未来”的主题点亮金秋十月,让行动的力量传遍世界每个角落。

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需要具备全球视野, 协调各方行动力量,并恪守“不让任何人掉队”的承诺。面对系统性挑战,单枪匹马难以破局,唯有凝聚合力,才能推动持久变革。这需要全社会各界携手同行,将知识、资源与资金精准输送到最需要的环节。

1760582166757373.jpeg

“粮食节约,人人有责”这一主题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食堂的每一份餐食,藏着耕种者的汗水、后勤师傅的忙碌;餐盘里的每一粒米、一口菜,都是劳动的馈赠,容不得浪费。打餐按需不贪多,用餐惜食不丢弃,餐后见光便是对劳动的致敬。“米粒虽小,尤见礼义廉耻;节俭事微,可助兴国安邦。” 世界粮食日呼唤的不仅是国家的宏观行动,更是大家从餐盘开始的微观实践,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践行光盘行动,以餐桌小文明带动社会大文明,共同守护来之不易的粮食安全。

来源:联合国粮农组织微信公众号、央视新闻、新华社

统筹:吴    鹏

审核:张柏林

责编:倪    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