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至26日,第二届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在“羲皇故都”周口淮阳举办。本届论坛以“伏羲文化与当代社会高效能治理”为主题,设置开幕式、主旨报告、分组研讨、文化讲堂等多个环节,旨在进一步推动伏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彰显伏羲文化的精神力量和当代价值。
论坛开幕式上,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李庚香在致辞中指出,举办第二届伏羲文化与创新发展论坛既是贯彻落实“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的具体行动,也是以学术活动赋能地方特色文化传承创新的有益实践。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和弘扬伏羲文化,一是要着力挖掘伏羲文化的新时代价值;二是要着力打造伏羲文化品牌群;三是要着力夯实伏羲文化的学理支撑,构建伏羲学。
李庚香主席所作《伏羲学与“了不得的周口文化”》的主旨报告以伏羲学为核心,系统阐释周口文化“了不得”的深厚底蕴与时代价值,引发与会者广泛共鸣。他指出,周口是伏羲文化核心承载地,万年文化史特别是上五千年文化的集大成,拥有“了不得”的文化根基。从定位看,周口是“人之祖、史之初、文之源、国之根”,伏羲在此正姓氏、画八卦,奠定中华民族血缘与文化之根;从文化内容看,平粮台遗址、太昊陵、老子故里、周家口等遗存,印证其作为文化大市的历史地位;从文化构成看,龙文化、姓氏文化、道家文化、礼乐文化在此交融共生,构成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展示了中原上古文化从奠基到起步再到加速度的重大跨越。他强调,周口文化的“了不得”,更在于其当代价值。伏羲“以龙纪官”的治理雏形、“制嫁娶、定人伦”的秩序思想,以及八卦中阴阳辩证等智慧,可为当代高效能社会治理提供历史依据;而以伏羲文化为纽带,周口更能联动文旅资源,助力“老家河南”品牌建设,让“了不得”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发展动能。
在省社科联的支持和指导下,本届论坛由中共周口市委、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周口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与中共淮阳区委、淮阳区人民政府共同承办。叶舒宪、田兆元、王宪昭、李立新等20余位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围绕伏羲文化的神话学、民俗学、考古学、文化学等多维视角展开深入研讨。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大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社科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开封职业学院、周口师范学院,以及漯河市贾湖文化研究服务中心、淮阳区政协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周口市、淮阳区的党员干部、文化名人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活动。
统筹:吴 鹏
审核:张柏林
责编:倪 莎